【央廣時評】上海合作組織,為世界描繪新的藍圖
緊緊跟隨21世紀的腳步,上海合作組織走過了十七個春秋。它一步步地在成長壯大,為改善全球政治經濟治理,貢獻著新的方法、注入了新的動能,給世界的未來描繪出充滿希望的、新的藍圖。即將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匯聚著世界人口中近百分之五十人們的思考與追求、期望與合作、協商與共贏,代表著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和經濟發展的新方向。
進入21世紀,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秩序發生著深刻變化,有位國際觀察家說,人類社會過去30年中取得的進步,要比此前的3000年還要來得大。人類在過去三十年取得的令人嘆為觀止的成就,很多都發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新興大國和發展中國家,他們屬于全人類更大的群體。但是,陳舊的霸權思維慣性以及單邊主義、武力干涉的行為方式還在延續,個別大國采取以不變應萬變的做法維護一己之利,由此激化了全球的政治矛盾和經濟矛盾。傳統西方發達國家普遍面臨著參與全球治理在觀念和行動上的僵化、遲緩,以及在推進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彷徨、消極和迷失。
面對復雜多變、挑戰尖銳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為了維護國家和地區的和平與安寧,2001年6月15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宣言中這樣寫道:“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這就是超越意識形態,摒棄“冷戰”理念,創造性地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上海精神”。習近平主席說:“上海精神”具有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價值,為所有致力于睦鄰友好和共同繁榮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國際社會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實踐注入了強大動力。
十七年來,上海合作組織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區域性多邊合作機構的成員國之間,彼此承認各國文化傳統、社會制度、價值觀念、合作需求上的差異,尊重彼此的自主選擇,使不同文明在取長補短、求同存異中追求和平與發展,追求互利與共贏,成功地實踐著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明形態、不同發展道路國家之間的和平相處與共同繁榮之道。同時,上合組織在國際事務和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影響力和規則制定中的作用日益顯現。習近平主席說:“上海合作組織成立近17年來,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成為具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區域組織。成員國全面推進各領域合作,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樹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典范。”
目前,上海合作組織已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地區合作組織,形成政治、經濟、安全、人文、對外交往、機制建設六大領域合作齊頭并進的局面。作為朝著多極世界方向迅速成長的新興力量,上合組織的成長趨勢是無法阻擋的。國際社會評價,上合組織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區域組織之一,為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為各成員國實現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的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上合組織各個成員國在政治上不斷增強互信、在經濟上不斷深化務實合作,在民間交流中人文紐帶越拉越緊,逐步形成了安全、經濟與人文并重,官方與民間并舉的全面合作機制。這是地區一體化進程的必然趨勢,也是上合組織未來發展的大方向。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以及觀察員和對話伙伴,為改善全球治理、為世界美好的明天,結伴同行、攜手對話、達成共識,一幅地區和平安寧、國家之間合作共贏的新的藍圖,正在變為現實。(央廣網評論員:楊春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