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共發展】南來水補給生命之源 京津冀解決民生之憂
中國日報網6月4日電 (記者 王玉佩) 6月2日到4日,中國日報網記者隨南水北調媒體采風團行至河北滄州、天津紅橋區和北京大興區,探訪當地居民家庭用水情況,深入了解長江水北上為他們的生活帶來的改變。
滄州:飲氟水已成過去
過去,河北省滄州市市民因為水資源短缺,只得長期飲用含氟量超標的地下水,由此帶來的氟斑牙令當地居民“笑難啟齒”,老年人也因氟骨癥飽受疼痛折磨。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竣工后一路北上的長江水,改寫了這一苦澀的歷史。
其中,泊頭市四營鄉灌河村自2017年7月啟動長江水供水系統后,家家戶戶使用上了甘冽的優質飲用水。村民趙志軒感嘆說,以往村民飲水做飯,只能使用含氟的地下水,做出的飯結塊出堿,而長江水甘甜可口,給他們的飲食起居帶來很大改變。
村民李建政補充說,其實以往也可以在小超市買到水廠供應的桶裝低氟水,但是因路遠加之水桶沉重,所以并沒有大面積普及開來。如今每戶人家擰開水龍頭便可取得干凈清澈的長江水,極大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
天津:海河不再干涸
水源是天津民眾多年來的心頭大事。據天津市水務局水資源處副調研員楊應健回憶,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天津水資源告急,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發展,而南水的到來充盈了海河,為天津的發展重新注入了動力。
在海河補水水源中,引江水占了很大比例。天津水務局水保處調研員魯剛介紹說,今年天津市補水三億左右立方米,而僅引江水就達到了1.23億。
紅橋區龍禧園劉麗娜女士告訴記者,以前的水質發咸,家中水具都結了一層厚厚的水垢,用來澆綠植的水都還需要事先沉淀。自從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以來,家家戶戶用上了長江水,這些情況都不再存在。
北京大興區:自備井在消失
北京大興區舊宮鎮副鎮長譚永剛介紹說,南水北調工程順利通水后,北京獲得了大量清潔水源,之前市民使用了多年的自備井經市政府批準置換。根據北京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自備井置換和老舊小區內部供水管網改造工作方案》的通知(【2017】31號),在中心城區,周邊公共供水管網和城市副中心范圍內,將在2020年前基本實現生活用自備井供水置換為市政供水。
佳和園小區的張秀麗阿姨不無感慨地說,之前使用的從自備井抽上來的地下水雜質特別多,而自從去年換上了市政供水后,熬粥做飯都不再有刺鼻的漂白粉味。衛生間墻上里惱人的水垢也一去不復返。
張秀麗阿姨退休在家喜歡養魚,笑稱之前的魚缸常常要換新魚,而開始供應長江水后,魚兒們旺盛的生命力讓張阿姨喜笑顏開。
張阿姨特別告訴記者:“以前夏季用水量大的時候,經常斷水,水不夠用,打換了市政用水后,這種情況就沒有再發生過了。”
(編輯:涂恬 沈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