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中國科學家點贊!
“ 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今天是全國科技工作者日
在我們的心目中
科學家是這樣一群人
鬢發已經花白
眼睛布滿血絲
甚至已經臨近生命的終點
但仍在尺筆旁、電腦前
為了那份理想奮斗著
他們的理想很小
小到在一個領域
一鉆就是一輩子
他們的理想很大
大到用自己的努力
讓中國的科技事業
漫天繁星、生生不息
他們為何如此執著?
這句沉甸甸的話
是期盼,也是責任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2013年7月17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考察時強調。”
創新、創新、再創新
這是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
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
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
“ 科技是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企業賴之以贏,人民生活賴之以好。中國要強,中國人民生活要好,必須有強大科技。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
一件件大國重器的成功研制
撐起了中華民族
實現偉大復興的堅強脊梁
國產大飛機C919
復興號動車組
超級計算機
蛟龍號潛水器
北斗導航衛星
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
FAST“天眼”
一次次科學技術
創新突破的身后
是一代代科學家
耕耘許久的付出與堅守
“ 祖國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凝結著廣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們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厚情懷,都是“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
這些讓中國人倍感驕傲的科學家
你一定不陌生
從一曲星夢“東方紅”
到嫦娥探月“鵲橋會”
每一次中國衛星發射時
都能看到他期待而又疲憊的雙眼
探索太空這條路
曲折而又漫長
他始終陪伴著中國航天
從一無所有到一往無前
他叫孫家棟
一入大山
就與世隔絕14年
他的眼睛閉上了
中國的“天眼”卻慢慢睜開了
世界天文史因他而改變
每逢聽到他的名字
我們總能驕傲著落淚
南方有仁東
追尋天星夢
他叫南仁東
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超導大戰”中
他在科研條件最艱苦的時候
帶領團隊
自制設備、不分晝夜地做研究
坐了四十年冷板凳
最終坐出了中國的超導強國地位
他說
很多人把大師的成就歸功于天才的智商
不要忘了在他們成功之前
從沒有比你我少走任何一分的彎路
少遭遇任何一分的坎坷
他叫趙忠賢
1930年出生的她
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
青蒿素
用去了她大半生時間
她卻依然癡迷于此,未曾停歇
不僅在幾十年里
為100多個國家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也為中醫藥走向世界指明了方向
她說
榮譽多了,責任更大
我還有很多事要做
她叫屠呦呦
“ 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這些敢為人先、矢志創新的科學家
是民族的脊梁
1982年
在給同學的畢業贈言中他寫道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27年后
他不顧一切地放棄了
國外優渥的生活條件
毅然決定回到祖國
他說
“祖國高于一切”
他帶領團隊填補國內多項技術空白
凌晨兩三點辦公室仍然燈火通明
父母離世時他忍痛未歸
最終,他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
……
他叫黃大年
他第一次認識到
量子世界的詭譎離奇
開始沉迷其中
為何會有量子疊加、量子糾纏
這些奇異的現象尚無答案
但他掌握了先進的量子技術后
迫切地希望中國在信息技術領域
抓住這次趕超發達國家
并掌握主動權的機會
為此,他枕戈待旦、孜孜不倦
……
他叫潘建偉
由于一些國家長期壟斷
熱塑性彈性體SEBS技術
他每次跟隨考察團出國
都受到國外公司的冷嘲熱諷
“這是世界頂尖的東西
沒有技術積累
想碰它只能是異想天開”
他帶領項目組從零起步
日夜不停,艱難攻關
20多年來
無數次地經歷失敗
又無數次從失敗中站起
中國人最終有了自己的SEBS
他叫梁紅文
“ 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中。
——2016年5月30日,習近平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
這些扎根沃土、造福人民的科學家
就在你我身邊
艱苦援藏16年
潛心從教30載
扎根高原行程50多萬公里
他帶領團隊收集4000多萬顆種子
盤點了世界屋脊的生物“家底”
填補了國家植物基因圖譜中的空白
卻不幸犧牲在科研第一線
他自己就是一粒種子
讓科研的精神生根發芽
他叫鐘揚
二十多年扎根農村
沒有一點項目經費
但他和純樸的農民打成一片
漸漸地熱愛上這片土地
整日行走在泥濘的田間
他靠不懈努力攻克了
農業科技一線的多項難題
研究出治理蚧殼蟲的組合方案
雖經歷過貧窮
但他以實際行動不斷改善生活狀況
甚至改變社會
他叫萬曉芹
他的工作是研究
大自然可怕的泥石流
行走峭壁懸崖,跨過百米深淵
30多年
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每到節假日
他就出發
去最危險的地方考察
工作日的時候
他辦公室里的燈
永遠都是最晚熄滅的
他說
中國的科學家
拼是一種時代符號
他叫崔鵬
……
當大國重器
一次次點燃我們的民族自豪
當創新成果
實實在在地走進我們的生活
我們很欣慰地看到
中國的科技工作
隊伍正在壯大
領域正在拓寬
成果正在顯現
科技強國的藍圖
正在徐徐展開
“ 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2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璀璨繁星耀中華
科苑葳蕤創未來
當他們的辛勤付出日漸開花結果
當你我的生活更加便利
一個充滿創新活力的嶄新時代
正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