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火原材料供應卡在中國手中?專家說危言聳聽
【環球網軍事5月25日報道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亦馳】美國國防部計劃在下一年預算中采購超過200億美元的彈藥,但尷尬的是,美國衰弱的工業基礎未來是否還能支撐這樣的大規模采購令人懷疑。據美國《新聞周刊》23日報道,五角大樓最新報告顯示,彈藥部門的工業基礎“非常令人擔憂”。報告尤其擔心的是,未來美國可能面對一邊與中國發生沖突,一邊還要依靠中國制造零部件的窘境。
美國《防務新聞》22日率先披露了這份報告。據稱,五角大樓制造和工業基礎政策辦公室發布的年度工業能力報告認為,美國彈藥行業的工業生產能力特別緊張。“在多年反恐戰爭幾乎耗盡美軍火庫的情況下,意圖補充彈藥的五角大樓發現,一些原先的生產廠商已經完全退出供應鏈,導致一些重要材料沒有替代選項。其他一些零部件的主要供應商是外資企業,很多關鍵零部件和材料沒有本土生產能力”。
更不巧的是,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美國以空前速度消耗彈藥的時候。2018年第一季度,美軍僅在阿富汗就投放了1186枚彈藥,這是自2013年開始統計以來的同期最高數字,也是2017年第一季度投放數量的2.5倍。
報告認為,美國在該領域存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工業生產缺乏多樣性,以及缺乏開發新系統的能力。“設計和生產能力的喪失,可能導致代價高昂的延誤和額外的費用,并對許多當前和未來的導彈計劃產生重大影響。”
在生產壟斷方面,雷神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占五角大樓彈藥和導彈采購資金的97%,而在熱電池、固體火箭發動機、引信、噴氣發動機等領域的壟斷程度更高。例如,用于所有導彈和制導彈藥的熱電池,一個制造商控制著約80%的市場。如果該公司出現問題,美軍彈藥庫存可能會受到威脅。
五角大樓最擔憂的還是中國問題。《新聞周刊》題為“美軍正用光炸彈,而對華貿易戰可能讓他們更難以補充”的報道稱,美國軍方正在耗盡制造炸彈的材料,而總統特朗普與中國的緊張關系可能使美國難以獲得所需的供應。報道稱,由于軍火零件越來越多地由海外制造,美軍武器裝備更加依賴中國。這是“五角大樓連續第二年對中國在其彈藥制造業中的主導地位表示擔憂”。
該報道舉例稱,幾乎所有的美國導彈都使用一種名為“德克隆”的材料作為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阻燃隔熱材料,但這種材料沒有美國國內供應商,唯一來源是一家比利時化學公司。“更令人擔憂的是,所有制造德克隆的原料均來自中國。鑒于中國不再生產該原料,因此目前世界上已經沒有能繼續生產德克隆的原料來源。”
報道還提到,特朗普政府與中國的緊張關系可能使美國更容易遭受這些潛在短缺的影響。特朗普把中國定位為美國的對手,這種競爭在政府的貿易政策中最為明顯。《防務新聞》警告稱,未來美軍可能面臨尷尬的風險,即與中國發生沖突的同時,還得依賴中國制造的零部件。“或許這一問題未來可以通過改進供應體系來解決,但美軍現在急迫面對的彈藥危機該怎么辦?”
接受《環球時報》采訪的專家表示,所謂“中國支配了美國彈藥生產”恐怕有些危言聳聽,中國產品對美軍影響的程度還遠沒有這么大。
從公開的情況看,除了德克隆的生產,美軍很多其他產品也需要中國原材料和元器件。比如美國很多裝備依賴中國的稀土材料。但總體來說,美國武器生產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沒有報道所擔心的那樣大,主要是中國提供的這些材料和元器件屬于美軍裝備供應鏈比較基礎的上游產品,技術含量不高,并非完全無法替代。以稀土為例,美國本土也有豐富的稀土礦藏。與之相比,中國在高新技術上對美國的依賴更多,不可替代性更強,在芯片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當然,這也說明中美的工業體系相互滲透的程度很深,從某種程度上講,中美兩國很難相互割舍。
專家表示,美國的這個報告以及前段時間“封殺”中興公司的做法也對中國工業部門“提了醒”,中國要在重要裝備領域加強國產化替代工作,防止在一些重要的武器領域被美國的零部件和元器件“支配”。這方面,航天工業和電子工業已經做出很好的嘗試,相繼研制出多型專用芯片,部分產品完全達到甚至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