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在鄉村建筑深耕10余年 村屋改造師讓城市的未來和農村相連
大洋網訊 剛剛過去的“5·12”汶川地震紀念日,讓林君翰的名字在建筑學領域之外被反復提及。他為遭受地震和泥石流災害的四川巴中市金臺村設計的重建項目,被知名建筑雜志《Dazeen》評為“2017年最具社會責任感設計之一”,是中國唯一入選的“世界最佳設計TOP10”的項目。
在此之前,他已經在中國的鄉村建筑改造實踐上深耕了十余年。“我感興趣的是人,以及建筑設計對鄉村生活方式的改變。”如今,林君翰和他的“城村架構”機構,正在中國的鄉村耕耘著他的“理想試驗田”,和農民一起重塑城鎮化進程中的鄉村世界。
林君翰連一張個人近期的正面照也找不出來,但一提到他承建過的項目,他立刻完整地提供了從設計圖、建造過程到建筑實體的高清圖片。過去兩周林君翰一直在趕行程,在湖南、廣東等鄉村考察,為威尼斯國際建筑雙年展做準備,去澳大利亞演講,回香港大學建筑系教書……為中國鄉村建筑提供更好的城鎮化實踐,林君翰樂此不疲。
從農村出來回農村改造
林君翰的普通話不太好,只有不時地冒出英文才能完整表達意思。已經在建筑設計領域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的他,斷斷續續地講起自己的經歷。
也許是受家庭影響,林君翰一開始并不喜歡建筑,而是在藝術上發力,“那時對文化、歷史感興趣”。高中畢業的時候,他申請了耶魯大學的醫學專業,“那時對人體感興趣”。畢業前,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勉強”聽了一堂建筑課,“發現建筑不單是建房子,還是將文化和身體連接起來的一種需求”。于是他開始轉向建筑學。“身體-生活-建筑”逐漸構成了林君翰研究的思想脈絡。
一年中的許多時候,林君翰都是在中國不少偏遠的鄉村做調研和建筑設計。“過去我爸爸拼命走出農村,現在我又經常回去”,林君翰有些打趣地說起與農村“奇妙”的緣分。
一次旅程引發的改變
過去幾周,林君翰正在為湖南長沙的一個大壩工程來回奔波。“有幾個村子需要搬遷,我們得考慮到村民各方面的居住需求”。過去12年里,通過他和同事Joshua Bolchover成立的非營利性設計研究機構“城村架構”(Rural Urban Framework),他們已經完成了18個村落的轉型實踐,為中國不同特色的農村提供了建筑范例。
而這個機構的成立源于一次旅程。2005年,林君翰接到一個位于廣東省與廣西交界處村莊的改造項目。團隊從香港出發,經過深圳,穿越珠江三角洲一路開車過去。正是這趟穿越了不同城市中心和鄉村的旅程,讓林君翰看到了一種“不確定”的城鎮化地域。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發生了巨變,農民離開村莊去城市找工作,賺了錢卻送回老家建房。鄉村的人口密度在下降,建筑密度卻在上升——這是很奇怪的矛盾。每個人都想利用宅基地建最大的房子。”他看著鄉村“充滿矛盾的、未完成的面貌”,思考“能否從設計方面改變城鎮化進程中農民的居住條件”。
這之后,他攤開了更加密集的農村地圖,發現“農村房子外貌一般都一個樣”,但每個地方的建筑方法、用磚、建筑材料很不一樣,村民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樣,“中國本身就充滿多樣性”。于是在2006年,“城村架構”應運而生,林君翰“希望從建筑的角度恢復農村的多樣性”。
選擇更小的項目
林君翰選擇項目不在乎項目的大小,無論是村落、學校,還是醫院、社區中心,他都會當作一次鄉村城鎮化的積極探索。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保靖縣的昂洞衛生院算是他參與設計的較大的改造項目了。過去的衛生院是一棟平房,年久失修,可用病床僅4張,沒有電梯,醫療衛生設備和人員都很緊缺。林君翰接手設計后,沒有拆舊樓,而是采用混凝土和當地回收的舊青磚,利用環形走廊、天井等空間,建成總面積1400多平米的鏤空式開放樓頂建筑,平均成本每平米不到1200元。獨特的設計使項目入選2016年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首屆RIBA國際獎。
而云南雙河村的Pinch項目是林君翰目前做過“最小也是最便宜”的項目——為震后的村民提供一個小型社區中心。由于預算有限,團隊連一座完整的房子也無法建造,林君翰便直接利用一面擋土墻作支撐,搭一個曲線狀木屋頂,下方則添加懸掛書架和圍護變成一個小圖書館。盡管建筑面積僅80平方米,卻包含了“上與下、簡單與復雜、現代與當地”的諸多思考。
越是充滿矛盾的地方越是賦予了林君翰諸多靈感。陜西商周區嶺子底便民橋,廣東省琴模學校操場……于他而言,他并不在意大項目帶來的視覺沖擊。林君翰笑著說,“我們還要選擇更小的。做建筑不一定做得雄偉才有影響,建筑改變的是人們的想法。”他說,目前的項目帶有一定“實驗”性質,團隊還會不時回訪,收集村民的反饋。
和村民一起想點子
和村民一起想點子、參與設計是林君翰最看重的建筑過程,尤其是村落重建這樣的大型項目。金臺村是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城一座較偏遠的貧困村落,四周環山,地質不穩定。2008年大地震后村民重建的房屋又遭遇了泥石流災害,村子里部分房屋再次倒塌。當地的公益機構找到林君翰,商量新的重建方案。征求意見后,共有22戶人家愿意集中重建,每平方米造價定為1000元。
林君翰為重建設計的關鍵詞是“自給自足”。他的團隊先后30余次到當地考察,測量并制作模型。由于重建用地緊張,林君翰團隊的研究需細致到陽光從哪兒來、如何保證每戶實現通風,又擁有足夠的間距。村民過去在附近山上種植蔬菜,采摘和照看都很不便,也有人提出希望在屋頂種菜。
考慮到房屋的密度,林君翰最終將屋頂設計成了梯田式形狀,房屋高度則依山勢有高有低,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風。村子下方配備污水處理設備,村中劃出專門一塊地供村民飼養家禽,并建設沼氣池。最妙的是,在密集的建筑物下方,林君翰還特意辟出一塊空地做社區中心供人休閑交流。
由于房屋造型略有差異,村民通過抓鬮分房。盡管仍有村民抱怨房屋狹窄,沒有留出地方晾曬衣物等問題,但大部分村民的要求都得到了滿足,住上了安全舒適的現代化建筑。林君翰總結說,“村民只想重建,而我們想做得更環保、更好,這個溝通的過程很有趣。”
建筑只是副產品
近年來,林君翰幾乎每個月都會在不同的鄉村里待上幾天,他卻并不覺得辛苦,“跟本地人學習建筑材料和建造方法,可以幫助我把傳統的好想法跟現代生活的要求結合起來。”
他特別感興趣的一個建筑是陜西的地坑院。過去,當地人沒有別的材料,直接夯土在地下打幾口窯洞;受現代生活方式影響,不斷有人在地面建房。有意思的是,林君翰發現一部分人還是會在冬夏之際搬回窯洞,因為窯洞冬暖夏涼。林君翰得到啟發,他想可以將樓上樓下合起來,作為一種現代居住方式。“我們需要用設計來應對現代生活對傳統鄉村的沖擊,而不僅僅只處理建筑的問題。”林君翰說,這是目前鄉村改造面臨的最大問題。
一路走訪了中國各色鄉村,林君翰感到任重道遠。“如今很多人在做一些很漂亮的民宿,但他們不考慮本地人的生活需求。我們的想法是怎樣幫助當地居民改變生活”。在他看來,鄉村建筑最重要的價值在于建造過程中需要當地政府以及村民合作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鄉村社區可以重新凝聚,而建筑本身只是一個副產品”。
重塑鄉村文化
在做鄉村建筑的這十余年,林君翰感到中國的鄉村最大的變化是“更加密集,公共空間越來越少,發展旅游成了許多農村轉型的辦法”。他看到了這個過程中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的沖突。
于是幾乎每個項目,他都會在現有的狹窄空間中,根據當地需求設計一個集中的公共空間。在陜西商周區嶺子底,他在高速公路下方搭建新的便民橋,既方便人們直接過橋,也可到達下方的核桃田,或者通到河邊洗衣服、釣魚。
這些生活化的功能在他看來,正在重塑著鄉村的文化。扎根在中國農村的林君翰想法很堅定,“城市未來的命運和農村相連。城鎮化是無法避免的,我們不是要保留鄉村現有的模樣,而是想辦法和村民一起合作,幫助鄉村轉型。”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楊逸男
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