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拓荒牛——深圳經濟特區青年知識分子素描
【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中共深圳市委門前,立著一尊埋頭奮蹄的銅雕拓荒牛,佘振定每次路過都會情不自禁地凝望。
“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間水溝的意思。30多年來,深圳的創業者把一個貧窮的邊陲漁村建設成為一座國際化大都市。而現在,佘振定跟隨著先輩的步伐,來到這座城市埋首創業、磨礪淬煉。
短短幾年時間,佘振定帶領著深圳蘭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創業團隊,在生物醫用材料這個高科技領域努力開拓,讓國產醫療器械逐步走向高端。“我們這代人,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和城市,智慧和汗水可以澆筑出美好的未來。”佘振定如是說。
佘振定只是深圳無數個青年知識分子中的一員。如今,在這片青春的熱土上,成長著許許多多這樣帶有深圳基因的新一代年輕奮斗者,他們有學識,想干事,骨子里更有著一股拓荒牛的干勁和闖勁,正唱響著新時代經濟特區“春天的故事”。
敢闖敢試:回到深圳實現自我價值
初夏的下午,一場急雨過后,南方科技大學校園一片郁郁蔥蔥。在學校國際會議廳,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鄧巍巍饒有風趣的講述,不時引發記者一陣陣笑聲。
“錢鐘書在描述他和楊絳的關系時,曾說他在沒有遇見楊絳之前,從來沒有想過結婚。而我沒有遇見南科大之前,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歸國。”鄧巍巍說,“一見鐘情的背后,是南科大特有的氣質和潛質。”
在回國之前,鄧巍巍一直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任職。他用5年的時間拿到了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終身教職,還榮獲美國自然科學基金頒發給助理教授的最高榮譽。這些業績,本可以為他在國外發展鋪就一個收入穩定、寧靜安逸的未來。但是,一條朋友圈里的信息,無意中為他埋下了歸國的種子。
2016年9月,天宮二號發射成功,鄧巍巍的一個同班同學是天宮二號任務的參與者,在朋友圈里發了許多發射大廳的照片。這件事極大地觸動了鄧巍巍,他認為除了點贊,自己也可以參與到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建設中來。
2017年1月27日,農歷大年三十,鄧巍巍走進系主任辦公室,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系主任:“我想好了,準備辭職。”如同一塊石頭終于落地,鄧巍巍心情輕松了很多。回憶起這個決定,鄧巍巍仍然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十年前我有很多目標,但當這些目標一個一個實現了之后,才會發現,原來這些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真正想要的是能夠為之奮斗一輩子的事業,而深圳能夠滿足我拓荒奮斗的需求。”
像鄧巍巍這樣的海歸學者,南方科技大學有200多人,占該校引進的教研序列教師的90%多。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告訴記者,之所以有這么多優秀學者會聚南科大,是因為崛起的中國和躍升的深圳凝聚了他們。
資料顯示,深圳海歸數量已超過9萬人,2017年就引進海歸1.8萬人,同比增長74.2%。他們融入深圳城市發展的各個領域,成為深圳新時代改革開放的一支中堅力量。
“我在美國國家實驗室工作過,但我不想就那樣穩定安逸下來,我覺得年輕人應該大膽闖,勇于實現自己的價值。”1991年出生的黃啟洋從耶魯大學畢業后毅然回國,現在他正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創業。“深圳干事創業氛圍很好,很適合有想法的年輕人。”他說。
敢為人先:讓中國高科技占據世界制高點
在深圳奧比中光辦公樓里,一個名為“東土大唐”的辦公室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公司里的辦公室名字都選取了《西游記》的典故,很好玩,也有一些寓意在里面。”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源浩解釋說,“我的辦公室起名‘東土大唐’,寓意經歷了多重磨難,終于取到真經。”
2013年初,黃源浩從美國回到國內創業,他首先瞄準了工業級3D傳感器。然而隨著企業的發展,他發現僅僅依靠狹小的工業市場無法成為一家有影響力的公司。經過一番思索之后,黃源浩果斷放棄工業級市場,轉而投向消費級3D傳感器市場。
經過短短五年的發展,奧比中光已經從一個初創企業發展成為3D傳感器的獨角獸,是全球繼蘋果、微軟、英特爾之后第四家量產消費3D傳感器的公司。
“我們一直有個使命,就是要研發全球最好的產品,讓中國在這個領域占據世界制高點。我們自主研發的3D視覺芯片在分辨率、精度等方面跟蘋果差距很小,甚至功耗比蘋果還要低。”黃源浩說。奧比中光計劃下一個五年,繼續以科技創新引領3D傳感行業發展,給所有智能終端提供一雙“智慧的眼睛”,讓所有終端都能看懂世界。
“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是深圳經濟特區的精神,也在每個深圳人的血液中流淌。在創業初期,佘振定發現國產醫用耗材多是中低端產品,很多高端領域都被國外進口產品壟斷。“在沒有高品質國產同類產品出現之前,中間巨額利潤都被國外公司掙走,而費用則由國內患者買單。很多好的產品,老百姓都用不上。”這一現象讓佘振定一直很痛心。
2010年初,深圳蘭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后,佘振定立志要做一家創新型公司,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解決國內患者的燃眉之急。如今,他帶領的創業團隊已經度過了生存期,部分產品已經獲得醫療器械注冊證并上市銷售,人工皮膚等產品將填補國內空白。
“在未來我們希望開發更多類似產品,跟國外品牌抗衡。通過十年或二十年的發展,蘭度生物將成為一家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醫療科技公司。”佘振定堅定地說。
“愛折騰”是云飛勵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寧為來深圳的人貼的標簽。在國外工作期間,陳寧同樣痛感人工智能芯片被國外企業壟斷,他夢想能夠設計一系列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處理器。回國后他帶領團隊,潛心研發,最終實現了國產處理器零的突破。
“折騰是說我們想真正干點事,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創新。深圳改革開放40年,大家都不怕做‘吃螃蟹’的事,都在尋找新的機會,而不是因循守舊。”陳寧說。
埋頭苦干:默默守護深圳一片藍
寂靜的海底,只能聽見“咕嚕咕嚕”的呼吸聲。白小刺像探照燈一樣在海里游來游去,尋找著被臺風和船錨折斷的珊瑚枝。白小刺要搜集斷落的珊瑚枝,把其中生長良好的珊瑚枝重新粘貼在礁石上。
這不是手機游戲,也不是探險尋寶,而是在海底“種珊瑚”。自由攝影師白小刺是深圳“潛愛大鵬”團隊的志愿者,他和團隊伙伴在工作之余就會潛入大海,在海底種植珊瑚礁。他們想拯救日益荒漠化的海底世界,在海底種出一片“森林”。
深圳大鵬新區地處東南亞近海珊瑚礁群黃金區域邊緣,曾是珊瑚的天堂,擁有著豐富的珊瑚礁資源。白小刺說:“以前海水能見度好,這里能看到五顏六色的珊瑚。近年來,由于粗放式的海洋作業以及工廠污水的不斷排入,很多海域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如今深圳珊瑚大幅度減少,已經遠遠不如東南亞國家了。”
作為潛水愛好者,白小刺能敏銳地感知到海洋的每個細微變化。面對著傷痕累累的海底世界,他一直盤算著要為珊瑚礁做點事情。2014年10月,白小刺與一群潛水愛好者成立了大鵬新區珊瑚保育志愿聯合會(簡稱“潛愛大鵬”)。他們想通過海底作業和科普教育,為珊瑚營造良好的生長環境。
“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是白小刺經常提的一句話,他認為只要馳而不息,事情肯定會發生變化。目前,“潛愛大鵬”志愿者們已在28個人工礁種了5600株珊瑚苗,成活率達72.61%。2017年共組織6次海底清潔,超120名潛水志愿者參與,清理海底垃圾超過225公斤。
經過“潛愛大鵬”的努力,大鵬新區管委會對珊瑚礁保育也給予了更大支持。管委會聯合“潛愛大鵬”,將珊瑚保育基地列為新區青少年活動基地;定期邀請“潛愛大鵬”師資走進課堂,為學校教師、中小學生講解珊瑚保育、海洋保護知識。
“我來深圳已經20余年了,見證了深圳改革開放發生的變化。我內心已經把自己當作深圳的一分子,也希望能親自參與到經濟特區建設中來。我愿意默默守護深圳的一片藍。”白小刺說。
在深圳,無數個鄧巍巍、黃源浩、陳寧、佘振定、白小刺們,正用自己的學識和汗水,書寫著深圳發展的新篇章,他們自身也和這座年輕的城市一起共同成長著。
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表示,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目前,深圳各類人才總量超過510萬人,他們是深圳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奮斗者,更是深圳這座生機勃勃的“創新綠洲”的主力軍。 (光明日報記者 劉江偉 胡其峰 張翼 嚴圣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