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丨藏西秘境阿里之行:“五色”的記憶
5月初,中央網信辦組織的“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西藏行報道組赴阿里地區進行采訪。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康宇 圖(除署名外)5月初,澎湃新聞記者跟隨中央網信辦組織的“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西藏行報道組(以下簡稱“報道組”)來到阿里地區,先后深入普蘭縣、噶爾縣牧區一線,圍繞脫貧攻堅、守邊固土、生態環保等內容進行深入采訪報道。
“阿里是有顏色的”,就像飄蕩在神山岡仁波齊山腳下的五色經幡一樣。
黃
初到阿里地區,撲面而來的是不同層次的黃。由于高原地質條件特殊,很少能看見長得高高大大的綠色植被,即便是灌木,也不常見,偶爾看到幾株,也是矮矮地貼著沙土。
黃色的土地、各色的沙石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再加上5月8日剛到阿里時,起了大風,報道組目之所及,少了些生機,多了些蒼涼感。
報道組一行近20人,一半是從內地過來的記者。車子剛駛出阿里昆莎機場不久,就聽到車內此起彼伏的相機咔擦聲。
對于這樣一個地方,大概沒有人會不好奇。而來到這里,沒有人會不感嘆。
同行一位媒體編輯說,他把在阿里地區見到的景、人和事發到微信朋友圈后,引來瘋狂點贊,“是我用朋友圈以來,點贊和評論數最多的一次”。
某種意義上說,黃色是枯燥的、頗具滄桑感的顏色。長期生活于此的人,臉色都是黃里透著黝黑。但也恰恰是這樣一種底色,讓其他色彩顯得更為鮮明。
白
5月8日,報道組剛抵達阿里地區普蘭縣不久,就邂逅了一場鵝毛大雪,這讓遠處的雪山看上去變得更白了。在內地很多城市,五月已經入了夏,普蘭縣卻還冷得讓穿著羽絨服的人直打哆嗦。
五年前,2013年7月,從陜北來的援藏干部高寶軍赴任普蘭縣委書記。他在去年9月出版的新書《藏西筆記》里專門寫到了“普蘭的雪”。
文章開頭寫道:“普蘭的雪大得出奇,多得離譜,美麗得難以描述。說這里雪大,是因為它來勢猛,密度大,持續時間長。剛剛還是晴晴的天,平平的云,一股微風吹過,那云便由輕變重,由薄變厚,由淡變濃,雪緊跟著就來了。這雪也一樣,由緩變疾,由粒變絮,由小變大,不知不覺中就鋪天蓋地地籠罩了大地。下得一上勁,那情境就和內地的雪不一樣了。”
報道組那天經歷的雪大抵也是如此。以至于報道組當天下午在普蘭縣科迦村的采訪就是在飄飄灑灑的雪中完成的。
普蘭縣位于西藏的西南部,阿里地區的南部,地處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峽谷地帶,南部與尼泊爾和印度相鄰,是全國12個三國交界縣之一。
到了西藏,有一點是無論如何也要提一下的,那就是海拔高度,因為對長期生活在內地的人來說,一下子到高海拔地區,身體和感知都變得更加敏感。
普蘭全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其中縣城所在地海拔3936米。吃午飯的時候,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已經有兩名同行男記者嘴唇發紫,臉色也白得厲害。工作沒完成,身體再不舒服,也挺住。報道組一行幾乎沒有做太多休整就趕往科迦村。
“崗沙村牦牛運輸服務中心”為轉山游客提供牦牛和馬匹,幫助他們馱運背囊和行李。除了普蘭的雪,難忘的還有白云之下的神山岡仁波齊。岡仁波齊也和白色的雪有關,它還被稱為“雪靈山”、“大雪神山”。
報道組是5月10日下午趕到神山腳下的塔爾欽小城的。那里的海拔高度已接近5000米,呼吸變得不平穩起來,幾名記者已經要靠不停地吸氧才能堅持扛起設備拍攝了。
據當地人介紹,至少有4種宗教把岡仁波齊視為圣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香客來這里轉山。藏歷馬年時,來這里朝圣的人更多。
轉山無論是走外線,還是內線,都是一段不算近的距離,外線距離53公里,內線也超過40公里。這為一支特殊的隊伍提供了吃“旅游飯”的機會。
神山腳下的普蘭縣巴嘎鄉崗沙村的村民抓住了商機,靠山吃山。他們以岡仁波齊的旅游資源為依托,通過建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崗沙村牦牛運輸服務中心”,摘下了貧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岡仁波齊山腳下的普蘭縣巴嘎鄉崗沙村的村民靠山吃山,通過建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崗沙村牦牛運輸服務中心”,摘下了貧困帽。報道組在采訪中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崗沙村牦牛運輸服務中心固定資產總值達到370萬元,覆蓋農牧民群眾304戶1069人,有牦牛2138頭,馬1069匹。
為了拍攝這支牦牛運輸隊,報道組里的8個記者強忍著高反的不適,決定夜宿在海拔4700米的塔爾欽小城。一位伙伴在晚飯時跟報道組的其他同行介紹說,這里的星空很美,一定要看一看,他還打算拍星軌。
然而到了晚上,哪里還有什么心情欣賞星空,幾個人頭疼得厲害,難以入睡,每隔一會就醒來吸幾口氧,只盼著天快快亮起來。
藍
在離開阿里的前夜,澎湃新聞記者請報道組其他小伙伴寫一段阿里之行的感受。央視網的90后姑娘惠仙以秒回的速度發過來一句話,只有短短9個字——天很藍,路很長,地很廣。相信這只是惠仙對阿里最直觀的感受,更深層的記憶和感情都在她的鏡頭里了。
“天很藍”也是澎湃新聞記者對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的第一印象。也因為天藍,讓時常奔波趕路數個小時的報道組感到不那么枯燥和難以忍受。
湖水湛藍的瑪旁雍措濕地生態地位重要,自去年升格成“國字號”后,保護也隨之升級。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圣湖瑪旁雍措和“鬼湖”拉昂錯也藍得更為晶瑩剔透,像兩顆藍寶石鑲嵌在蒼茫大地上。陽光照下來,湖面閃著光,不能看得太細,會刺到眼。
瑪旁雍措位于青藏高原西南的遠離海洋、缺少森林的高寒干旱區,是地球上高海拔地區淡水儲量最大的高寒內流湖泊,也因孕育了著名的恒河、印度河、薩特累季河和雅魯藏布江而被稱為“世界江河之母”。
不過,如果你只看到瑪旁雍措的美和神秘,說明還不夠了解它。它還是一處國際重要濕地,是高原生物的基因庫,400余種生物棲息或生長于此,也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區”,生態地位非常重要。
2017年7月,瑪旁雍措濕地正式晉升為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其主要保護對象是以瑪旁雍措和拉昂措為主體的濕地生態系統及生存于其中的水生、陸棲生物。
這么重要的濕地,對它的保護也成為當時農牧民的一件心頭大事。出生于1988年的白瑪旺杰是一名瑪旁雍措濕地的專職管護員,春夏秋三個季節里,他會和其他管護員一起每天到湖邊巡邏,認真做好記錄。
除了專職管護員,還有不少當地村民也自覺地守護著圣湖。他們主動不售煙草,撿拾湖邊垃圾,植樹造林,保護動物,只為了讓圣湖變得更藍更耀眼,讓來到圣湖的人留下更為美好的印象。
綠
5月11日,阿里行程過半的時候,報道組從普蘭縣來到了噶爾縣。噶爾縣是阿里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信息和物流中心,位于西藏的西北部,阿里地區西南部,喜馬拉雅和岡底斯山之間的噶爾河谷地帶,西北部與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接壤,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噶爾縣屬高原亞寒帶干旱氣候區,干燥寒冷,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僅0.2℃,最低氣溫可達到零下34.6℃。年降水量53毫米。每年除了七八月,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凍出現。
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如果澎湃新聞記者告訴你,這里的主題色是綠色的話,你會不會大吃一驚?
噶爾的“綠”,是不在預期之內的,以至于當澎湃新聞記者數次走進農業生態產業園時,內心竟一次次涌起滿滿的感動。
報道組從當地領導干部和部分農牧民處了解到,長期以來,阿里群眾吃的瓜果蔬菜都要靠菜販子從新疆、拉薩等地長途販運,高昂的運費使得蔬菜價格比拉薩的價格高出一倍還多,而且沒有很多新鮮的綠葉菜,主要是以土豆、蘿卜和白菜為主的傳統“老三樣”,吃菜難,買菜貴的問題非常突出。
改變始于2013年。
那年7月,陜西省第七批援藏干部高寶軍到阿里地區普蘭縣就任縣委書記。經過一番詳細考察調研后,高寶軍認為普蘭縣具備發展棚栽業的條件,于是提出要把普蘭建成阿里農牧業示范基地的思路。
自2014年開始,阿里結束了高海拔地區種不成蔬果的歷史,多個產業園里一片綠意盎然。說干就干。2014年春季,普蘭縣建成了日光溫室大棚和拱棚140多座,在棚內成功試種了50多種瓜果蔬菜,結束了高原種不成蔬菜的歷史。
此后,“普蘭經驗”被復制推廣到阿里地區其他縣鄉。于是,才有了報道組在噶爾看到的勃勃生機。其實如果是盛夏時節到阿里地區,看到的噶爾會比現在更加綠意盎然。
陜西第七批援藏干部、噶爾縣委書記高寶軍在查看噶爾縣城區剛栽種的綠植花卉。去年開始,噶爾掀起一場“綠色革命”。農牧民在噶爾縣昆莎鄉高效牧草示范園里勞作的場景美如一幅油畫,紫花苜蓿的幼苗在風中的堅韌讓人難忘;噶爾縣生態產業園區里長勢良好的綠色蔬菜和溫室大棚中結出的瓜果,給人以無盡的希望;還有蒼山雪頂之下、城區道路兩旁的一排排綠植樹苗,也讓澎湃新聞記者不時產生“真的身在茫茫戈壁嗎”的恍惚。
報道組在采訪中了解到,噶爾縣生態產業園總面積730畝,集花卉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于一體,全部配套設施于2017年7月建成。產業園區實行“公司+合作社+農牧民”的合作模式,由企業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以合作社為組織單位,農牧民提供勞力并參與分紅。
園區為當地不少貧困戶提供了就業的計劃,讓他們擁有了一技之長,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25歲的加央就在這一產業園區里工作,已經兩年之久。她告訴報道組,她已經基本掌握了栽種西瓜的技術要領,“每天工作可以拿到200元的工資”,加央笑著說,這讓之前沒有工作和收入的她感到非常滿足。
阿里地區的領導干部和群眾用踏踏實實的實踐,換得如今的生機與活力,走出了一條具有高原特色的現代設施農牧業發展之路,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共贏。在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之際,阿里的一片“綠”讓人看到了改革創新的力量。
紅
藏西先鋒,紅色阿里。
阿里地區幾乎所有的碉房上都掛著五星紅旗,到處都是“四講四愛”的宣傳板。 中國經濟網記者 董家朋 圖在報道組阿里此行中,紅色其實是相伴我們一路的。每一次不經意地抬頭,都能看到家家戶戶的碉房上飄蕩的五星紅旗。
多個村子還在強化黨建引領。更有不少黨員,讓報道組見識到他們的赤子之心。
普蘭縣科迦村里有一位老人,年逾七旬,卻仍時刻心系群眾,在擔任科迦村黨支部書記期間,為百姓排憂解難,共同建造出美好家園。
普蘭縣科迦村年逾古稀的老黨員尼瑪多多在進行“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的宣講。他叫尼瑪多多。5月8日下午,雪花簌簌地下。報道組在科迦村見到尼瑪多多時,他正在忙著給村民們進行宣講。宣講的主題是“做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
報道組了解到,自2017年科迦村開展“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以來,已經退休的尼瑪多多積極參與到宣教工作中,繼續發揮余熱,向科迦村廣大村民宣講“講黨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進一步動員群眾做好守邊固邊工作。
尼瑪多多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以前有些村民吃不飽穿不暖,住的環境也不好,有的一家近十口人還要擠在不到50平方米的房子里。
十八大以來,科迦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至村、村至組、組與戶之間都通了柏油路;科迦村幼兒園也修建起來。尼瑪多多老人還與科迦村婦女主任多吉桑姆一起,帶領村“兩委”班子修路建渠,組建專業合作社,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科迦村還通了自來水系統,是普蘭縣最先解決吃水難問題的村子之一。
距離普蘭縣人民政府3公里遠的赤德村也把“四講四愛”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搞得有聲有色。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加強黨建工作,去年赤德村開始實行“周二集中辦公制”,零距離服務群眾。
普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馬克禮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一制度切實幫助赤德村村民解決了一些突出的問題,同時還提高了赤德村“兩委”班子的理論素質和文化水平。
這不僅僅是一個小村黨建工作取得的進步,也是整個普蘭縣基層黨建工作的直觀折射。
還有一些與紅色有關的記憶,比如噶爾縣扎西崗鄉典角村戍邊老黨員嘎瑪次仁的故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嘎瑪次仁就響應阿里地區黨委守邊固土的號召,到中印邊境一線典角村定居生活。
在近三十年的守邊固土中,嘎瑪次仁多次受傷,一雙眼兩次遭遇雪盲,至今看東西都是模糊的。
但老人說,他沒有后悔,他在邊境一線生活多年,見證了祖國邊防建設的歷史,也見證了祖國一天天變得更加強大,他感到由衷的開心。
雖然報道組在阿里的行程不足十天,卻見到了很多有經歷的人,聽聞了很多令人感到欣慰的變化,也留下了很多色彩斑斕的記憶,能寫出來的只是一小部分。
5月15日,報道組一行人戴著潔白的哈達,離開了阿里。山高路遠,祝福綿長。天上阿里,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