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森:孤島駐守2500多個日夜,用汗水鑄就世紀工程
張文森:用堅守鑄就世紀工程。剪輯:綦智鵬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七百多年前,愛國詩人文天祥曾路過碧波萬頃的伶仃洋水域,寫下名垂后世的不朽詩篇。而如今,有這樣一群年輕人,孤島駐守2500多個日夜,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構筑起“世紀夢工廠”,在伶仃洋海底43米水深以下的地方建造起連接“港珠澳”三地的海底隧道。自此,伶仃洋不再“零丁”。
中交四航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第Ⅲ工區二分區項目總工兼副經理張文森就是這群年輕的“筑夢者”之一。從56萬平方米的世界級廠房建設到5.6公里的海底隧道預制,張文森和同事們歷經七年奮戰,用一滴滴汗水澆筑貫通三地的跨海通道,用一個個精品展現中國“智”造的強勁實力。
孤島拓荒者:14個月造就“世紀工程”的奇跡
2011年,作為最早的一批建設者,張文森和同事們來到位于伶仃洋南端的一座島嶼上。他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登上牛頭島時的場景,那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孤島,沒有水電、沒有通訊,甚至沒有道路,與世隔絕的荒涼感是他對這里的第一印象。
一開始到這樣一個遠離陸地的孤島上,張文森的心里不是沒有落差的。“但是在后來14個月的建設過程中,看到島上一點點地變化,現代化的預制工廠雛形慢慢形成,內心還是挺自豪的”。
沒有水電和通訊,沉管預制廠房的建設條件一開始就十分艱苦,但是這群年輕人卻克服種種困難,櫛風沐雨只為完成施工任務。背上工具袋,里面放著圖紙和記錄本,再加上一個軍用水壺,他們在施工現場一待就是一整天。因為要趕工期,許多人待到半夜才回去休息。
島上日照充足、光線強烈,而且基本上沒有遮陰的地方,身處施工現場的他們經常接受陽光曝曬的“洗禮”。“我們這些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脫下安全帽之后,帽帶遮蓋的位置特別白。”張文森說,“不是因為大家皮膚白,而是其它部分都曬得很黑,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艱辛的付出終得回報——把荒蕪的孤島建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預制廠,張文森和他的同事們只用了14個月的時間。“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張文森自豪地說道,“這就是中國制造的速度和力量,也是中國制度的優越性,這種速度在歐美發達國家幾乎不可能實現。”
大國重器“智”造者:為世紀工程構筑“海底大動脈”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技術最先進的跨海大橋,被稱為“當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島隧建設是其關鍵性工程,而沉管則是島隧的關鍵組成部分。
為保證深海沉管120年的使用壽命,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團隊采用“工廠法”預制,在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最終生產33節“零裂縫”的超級沉管。
這些預制管道每節長180米,重達80000噸,生產完成后還需要將它們從陸地轉移到水下。“但是這些管道太重了,堪比‘遼寧號’航空母艦的重量。”張文森說,“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起重設備能把這些管節吊起來。”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他們應用科學方法進行操作,先將管節臨時封閉,再讓沉管四周形成一個臨時性的封閉船塢,然后往塢里面灌水,最終使它能夠像潛艇一樣漂浮起來,再橫移至深塢區寄存。
整個灌水過程需要70多個小時,員工們要時刻蹲守現場,檢查管節是否存在滲漏,觀察和監測船塢結構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塢門止水結構上,如果出現哪怕一點點破壞,就會發生類似于水壩坍塌的現象,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張文森說,因為處于水下,管節中十分悶熱,空氣也不流通。但是為了保證管節施工的安全質量,他們每次都要攜帶強光手電筒進入管節中排查。
實在困了、累了就坐在石頭上瞇一會兒,餓了就拿一塊面包啃一啃。就這樣,張文森和同事們持續奮斗了三天三夜,順利地把管節從陸地轉移到水下,并最終完成全程5.6公里的海底隧道沉管預制工作,在伶仃洋中“插入”連接“港珠澳”三地的“海底大動脈”。
四海為家的游子:遠離“小家”只為祖國“大家”
工程領域的建設者經常四海為家,缺乏照顧家庭和陪伴親人的時間。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的七年時間里,張文森最忙的時候曾連續四個月待在島上沒有回過家。
妻子懷孕期間,他因為忙于工程建設無法陪伴其左右。等到臨產時,妻子給張文森打電話希望他馬上回到身邊。“她為了嫁給我從外地到我們老家這樣一個陌生的城市,我能理解在這種關鍵時刻她希望自己的丈夫能陪伴在身邊的心情。”但是當時他因重要的工作無法抽身,只能安慰妻子說自己會盡早趕回去。
等到第二天傍晚,張文森將手頭工作忙完后,立馬請假趕上最后一艘客船回到陸地,再轉兩趟高鐵和一趟班車往老家趕。“我很想能夠在孩子出生時的第一時間陪伴在她身邊,特別希望能夠立馬出現在產房。”一直到第三天早上孩子出生的時候,張文森還在歸家途中的大巴車上。
通過電話得知孩子出生的消息,張文森內心十分激動,拖著行李直接奔向了醫院。“她醒來就很生氣地問我什么時候到的。”張文森說,自己趕到的時候妻子還處于麻醉狀態,為了哄她開心,他只好說自己是看著她和孩子從產房出來的。“后來她還是知道了我并沒有趕上孩子出生的時刻,心里還是有一些埋怨的”。
作為祖國的工程建設者,張文森的工作地點并不十分穩定,可以說是四海為家。“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我沒有起到任何作用,也幫不上什么忙。”為了照顧家庭,張文森的妻子辭去工作,獨自在家照顧孩子。
“就連當初結婚的整個準備過程都是她從里忙到外,我因為一直在工地上沒辦法做什么,直到婚禮的前一天才下島趕去參加第二天的婚禮,第四天因為工作的關系又回到了島上。”張文森說,妻子有時候也會抱怨,沒有婚紗照,每次過節的時候丈夫都不在身邊。“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了,她也開始慢慢地開始習慣和理解”。
除了對妻子的愧疚,無法在孩子的成長期陪伴其左右,也是令張文森感到非常遺憾的一件事情。大女兒晨穎現在已經上小學了,每天早上七點鐘左右,他都會跟女兒通電話。“早餐要吃飽,上學路上要注意安全,在學校要認真聽講。”張文森說,自己每次都會像個老人似的嘮叨幾句,但時間不會很長,“因為孩子有時候也會覺得煩”。
無法像普通人一樣享受家庭生活,陪伴孩子的成長,張文森覺得有些遺憾,“但是想到能夠在全國各地為祖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我就覺得所從事的事業是非常有意義的。每次帶家人出行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參建的項目,我都會很自豪地向他們介紹!”(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葉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