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援建情 家園氣象新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山東援建北川,上海援建都江堰,浙江援建青川……汶川地震后,18個省(市)對口支援四川18個重災縣(市、區),震后3年共實施援建項目3668個,援建金額達870多億元。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傾情支援,其中香港援助項目190個、100億元港幣;澳門援助項目106個、55億元澳元。各地援建,奠定了四川災區振興發展的基礎。
當年的地震災區,如今已“接骨生新肉”,“自我造血”能力日益增強。四川39個重災縣經濟向好:2017年GDP是2008年前的3倍;2017年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是2008年的2.9倍和3.1倍。
興產業——
打造“供血管道”
5月13日,河北援建者回訪團回到當年援建的河北—平武工業園區,觸摸當地強勁的發展脈搏。
“10年前這里什么都沒有,看到現在發展勢頭這么好,我真是打心眼兒里高興!”河北省交通廳高速公路指揮部穆文林感嘆道。
汶川地震后,河北省對口援建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采用“飛地”模式,在綿陽市高新區建起河北—平武工業園區。園區負責人夏玲秀告訴記者,園區主要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目前已經入駐工業企業45家。去年園區稅收超過2600萬元。
目前園區待建土地還有1000多畝,不是招不來企業,而是園區嚴把入園門檻,不符合產業規劃的企業堅決不要。“園區項目全面完成后,將達到100億元的產值,預計稅收3億至5億元。”夏玲秀說。
位于廣元市竹園鎮經濟開發區的四川中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四氧化三錳項目即將開工并在年內投產。這家2007年成立的公司,在地震中車間受到重創全線停工,在浙江援建幫助下,公司不僅恢復生產,還解決了大量當地群眾的就業。2017年,公司產量達3萬噸,是震前產量的20倍。“地震之后以為一切都完了,沒想到恢復得這么快。”在車間工作了近10年的老員工楊麗說。
在彭州,為促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福建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四川永輝供應鏈現代產業園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面積300畝。項目全面建設投入后,將通過永輝超市全渠道流通推出“彩食鮮”系列優質生鮮精品,并以“企業購”線上平臺為支撐,使零售終端現代化、批發交易市場平臺化、農業源頭標準化品牌化、冷鏈物流智能化,最終形成成都綠色食品智能商業生態圈。
產業發展帶動民生改善。走進彭州市升平鎮寧升綠康食品有限公司,科研、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為一體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這是福建省寧德市援建彭州市的食藥用菌產業科技示范基地,年產干、鮮食藥用菌4000多噸,創產值5000多萬元,還能解決5000多個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
調結構——
鋪就“騰飛路徑”
“剛來時,這里還是雜草叢生,野草甚至比人還高。”四川明日宇航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舜回憶說,作為一家航空航天領域的高科技企業,震后他們經由招商引資從北京中關村來到什邡經濟開發區,“當時這里的高端裝備制造基本還是空白。”
從一片荒地到綠樹成蔭的現代化廠區,明日宇航已發展成為具有各種專業化設備500臺(套),集飛機結構件、發動機結構件、航天產品結構件、工裝模具制造為一體的飛行器零部件專業化集成制造企業。
龍頭牽引,產業聚集。“2010年剛到什邡時,配套企業不多。”張舜說,明日宇航通過加強供應鏈平臺建設和主動聯系引進相關企業,現在當地已有10多家配套企業。
恢復重建,鳳凰涅槃。新生后的災區,調結構、促升級。據四川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1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災區聚焦特色優勢產業和高端成長型產業,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航空與燃機、軌道交通、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設備、石墨烯等產業發展。
在北川縣,山東省引入28家企業落戶北川工業園區,總投資21億元,主要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農產品加工等高新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此外,山東省還十分注重北川縣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投資1.6億元,援建了北川農業科技示范園和農產品交易中心,扶持一批特色種養殖產業化基地和農業龍頭企業;投資2.5億元,在北川新縣城建設羌族特色商業步行街,帶動商貿、物流、旅游等產業發展,可創造就業崗位4000多個,實現營業收入近10億元。
2017年,四川39個重災縣第一產業比重下降8.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提高7.6個百分點,其中北川縣、都江堰市大力促進以旅游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2017年第三產業占比分別提升至45.1%和55.6%。
引人才——
留下寶貴財富
山東沂水人王月利,如今說著一口四川話。2009年,王月利來到北川縣當上志愿者,后來在此安家。援建中,山東共有3批56人通過“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來到北川縣,服務期限最長3年。如今,不少山東干部、企業家、工程師已成為當地“老市民”。
管理著兩萬畝茶葉基地的李成,是廣元市的“老茶人”。回憶起10年前那場地震,他感慨萬千:“地震過后,我們的茶園產量很低,一畝產鮮葉才幾十斤到一百斤。是援建人才救活了當地的茶產業。”
地震后不久,遠道而來的浙江茶葉專家指導當地改良土壤和肥料,并引進了龍井43號、中黃1號等優質茶葉品種。浙江茶葉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白堃元依舊同廣元茶農保持著聯系。年近八旬的他每年堅持到廣元親自為茶農們指導。“這份親情割不斷,你只要打電話說你是廣元人,什么技術我都教給你。”白堃元說。
10年來,浙江省40多批3500多人次專業人才到廣元支教、支醫、支農,組織開展千名干部培訓,培養技術人員2萬余人次。廣元市委主要負責人說:“浙江的對口幫扶和真情援建,已深深融入廣元人民的心靈和血脈。加強兩地干部和技術人才掛職交流、雙向培訓和委托培養,為廣元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通過雙向掛職、兩地培訓和支醫、支教等方式,對口援建省市10年來幫助四川地震災區培養大批急需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人才交流已成為新時代援建情誼延伸的重要模式。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1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