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綻放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
“團結起來新時代 振興中華青年人”系列評論之一
5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北京大學考察。這是習近平同北京大學師生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濤攝
北京大學是五四運動的發祥地,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最初陣地。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要愛國,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是我們正確把握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內涵和要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國是最大的家,國家與每個人戚戚相關,國富民強,國家強大每一個人才能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從中國歷史看,國家穩定之時,人民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國家被侵略之時,人民慘遭涂炭,家無安寧之日,由此,要保家必先保國,要愛家必先愛國,愛國是第一位的。青年是社會的主力軍,最活躍最有激情,擔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任,每個青年都應把愛國愛人民放在首位,以此為動力,投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洪流中去。
愛國,要以國家為重,把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維護國家統一、尊嚴和權威。在愛國主義精神的激勵下,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利益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前,滿懷愛國熱情,以忘我的吃苦精神,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27歲的大數學家華羅庚,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年輕,沒有理由不奮斗”是今年的“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對青春的共同注解。“找到方向,然后執行”是28歲的楊帆的行動準則,他說“世上本沒有‘鐵飯碗’,無論什么工作,做好了都是‘鐵飯碗’”;從北京到無錫工作,負責運營“神威·太湖之光”的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付昊桓克服了與家人分隔兩地的困難,帶領年輕的研發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個人理想與國家、時代的發展密切相連,這正是奮斗在最前線的中國青年作出的選擇。
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是五四運動以來的五四精神,運動中,愛國主義在青年中廣為流傳,影響了大量青年投身報國。今天,新時代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需弘揚五四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提到,要“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統一起來、同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統一起來”。就是讓我們既繼承愛國主義的優良傳統,又吸納鮮活的時代精神,堅定不移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說到底,就是要用努力用奮斗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用頑強的意志、奮斗的精神去迎接挑戰實現夢想,堅定地做時代的圓夢者。
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將其落地生根,見諸于行動,用實際行動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認真學習,刻苦鉆研,努力奮斗,成為技術的尖子,行業的能人。愛國并非就是作出驚天動地之舉,更在于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在平凡的崗位作出不平凡的成績,如全國學雷鋒標兵,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講解員楊耀燕,共接待全國各地游客6000批次。繁忙時,一天要接待游客上千人次。一批批講解下來,累得腰酸背痛、口干舌燥,但其毫無怨言,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百講不厭,深受廣大游客的歡迎。宿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八中隊副中隊長趙猛從警10余年當中,心系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積極聯系轄區單位、企業,登門聯系推薦,不僅主動幫助困難群眾成功實現轉崗就業,還圓滿完成了非法營運三輪車治理工作。鄉村郵遞員趙曉勛15年來,他從未發生缺刊、捎帶等現象。遇到寫著舊地址的匯票、信件,就詢問村干部、咨詢派出所,直至將信件送到村民手中才安心。為祖國作貢獻、為人民服務是愛國愛人民最直接的體現,人人將愛國之情融于行動中,我們的國家將變得更為強大和更加溫暖。
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但愛國精神始終閃耀著無限光芒。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當是青年的不二選擇。今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讓我們一起凝聚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用行動將愛國化為時代最強音,接續奮斗,砥礪前行,不負時代。(中國青年網特約評論員 羅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