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英烈志 奮進新時代
光明日報北京4月3日電(記者龔亮、王昊魁)清明祭英烈,勿忘忠烈魂。在萬物蓬勃生長的時節,全國各地干部群眾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敬獻鮮花,聆聽英雄事跡,重溫入黨誓言,以多種形式緬懷英烈志,共鑄中華魂。
目前,全國各類烈士紀念設施達103萬多座,遍布祖國大地。青山處處埋忠骨,香菊枝枝祭英魂,錚錚鐵骨載史冊,英烈精神代代傳。人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祭奠緬懷在民族解放和建設事業中英勇犧牲的英烈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汲取精神力量,重沐信仰之光,給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文化增添了英雄主義色彩和團結奮進的力量。
在湖南長沙,烈士公園烈士紀念塔內,人頭攢動,各界群眾自發而來,追思革命先烈,重溫革命精神;在海南三亞,前往西沙海戰烈士陵園祭掃的干部群眾絡繹不絕,一朵鮮花,一次致敬;在河北石家莊,華北軍區烈士陵園開啟清明烈士公祭,兩天就有6.1萬人次前來祭奠英烈、緬懷忠魂,隨春風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家國情懷。
時代在發展,綠色、文明、環保的網上祭祀越來越受到推崇。點開網絡,很多網站或客戶端都為網民提供了向英烈獻花致敬、表達追思緬懷的“網上墓園”。
4月1日是“海空衛士”王偉犧牲17周年的日子。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在呼喚王偉烈士返航,向烈士致敬。2001年4月1日,為捍衛神圣領空主權,王偉駕駛的戰機被美國偵察機撞毀,被迫跳傘。4月14日,大規模搜救未果,王偉被批準為烈士。17年后,王偉的兒子繼承父親遺志,成為一名海軍軍官。“英雄遠去,但他們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致敬英雄!”網友留言。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今年清明節前,第五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安葬。青松傲立,翠柏挺拔。志愿軍烈士們的英靈60多年后回到祖國和人民的懷抱,在自己的國土上安息。2014年至2017年,先后有569位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安葬在這里。祖國和人民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勛,守護他們的榮光。
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巍然聳立。自2014年起,每年9月30日,“烈士紀念日”這天,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莊嚴隆重的紀念儀式,向人民英雄致敬。“每一名英雄都該永遠被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銘記。”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龍兵認為,每一次紀念儀式都是在以國家和人民的名義,緬懷為國捐軀的先烈,守護國人的精神高地,汲取不斷前行的力量。
4月4日至6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將推出“清明的銘記——緬懷英烈志 奮進新時代”主題教育系列活動。紀念館每天向參觀群眾發放1000枝鮮花,供他們表達對英烈的哀思、敬意。
盡管緬懷英烈、尊崇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已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但仍有一些詆毀民族英烈的言行出現。江西師范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王東林說,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詆毀英雄實質是企圖撼動民族精神。“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去其史”,先去其精神坐標。
“必須揭露這些丑陋言行的本質,并采取強有力措施捍衛民族英烈的榮光。”抗日老兵之子趙學增表示。他清明前參觀了中國遠征軍抗戰紀念館,了解了一段先烈們為維護民族尊嚴浴血奮戰的悲壯故事。“唯有深切緬懷、深刻銘記,才足以告慰那些逝去的忠魂,才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趙學增說。
2017年12月22日,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侮辱、誹謗英雄烈士等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國家以立法的形式向世人宣告:烈士名譽不容毀損,民族尊嚴不容侵犯。
“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對那些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最好的告慰。追思緬懷,是為了傳承他們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副館長羅存康說。
《光明日報》( 2018年04月0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