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合山:志智同扶 扶貧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新華社南寧2月28日電(記者 農冠斌)一大早起來,家住廣西合山市北泗鎮文定村的石橋喂完3頭牛之后,騎著三輪車,帶上剛買的伐木機到自家地里,準備把原來種的5畝速生桉砍掉,種上砂糖橘。
“過了多年的窮日子,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摘掉貧困帽,還住上了新房子。”石橋感慨地說。
45歲的石橋還沒有討上媳婦。單身的日子久了,石橋漸漸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偶爾外出打點零工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日子一天天流走,愣是沒存下幾個錢。2015年石橋仍住在僅2米高的瓦房里,村干部通知他有危房改造的指標,他說“懶得去申請了”。
“以前覺得石橋可能這輩子就這樣過了。”村委會副主任石才勤告訴記者,“虧得這兩年市里開展‘扶志脫貧爭先鋒’活動,石橋家變化大得很。”
通過結對幫扶、思想動員、利用政策幫扶進行危房改造、扶持發展養牛等措施,成功激發了石橋的脫貧信心。“以前覺得脫貧不脫貧也無所謂,窮是我自己的事。現在看到別人家種果、養豬,房子漂亮,有小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我不能拖后腿啊!”石橋笑著說。
新的一年,石橋還有一個心愿:種完砂糖橘之后,再努力討上一個媳婦。
石橋家可謂是合山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2016年,合山創新開展“扶志脫貧爭先鋒”系列活動,從“思想、志氣、信心、心靈、智力”五個方面實施“精神扶貧”,全面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精準破解“不想脫貧”“不敢脫貧”“不能脫貧”“不望脫貧”“不會脫貧”五大難題,探索出了一條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精準脫貧的新路子。
通過實施部門包村、干部包戶的聯系幫扶機制,全市共有1764名黨員干部與39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結對幫扶,參與“思想扶貧”18000余人次。
在實施智力扶貧過程中,合山市圍繞“洗窮腦”“拔窮根”目標,開展脫貧立志宣講,幫助貧困群眾轉變“等靠要”觀念。利用豐富的培訓資源,創新培訓模式,通過示范基地調訓一批、轉移就業選訓一批、鄉土人才實訓一批等方法,開展外出務工技能培訓、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自主創業技術指導,解決貧困群眾因沒有一技之長而“不會脫貧”的問題。
北泗鎮在勤村貧困戶藍逢春抓住春節的尾巴,帶著自家種的一筐筐剛采摘的新鮮青棗,到合山市“趕集”。記者看到,藍家的青棗個頭均勻、色澤光亮,剛一出攤,就成為“搶手貨”。“培訓以后真管用,現在我家的青棗供不應求。”藍逢春說,村里人忙著抓產業、搞生產,利用政府政策支持和學到的科學技術,開展規模化養殖業、種植業致富增收。
合山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下半年以來,通過各類培訓,已使3000多人重新走上就業崗位,13000多人通過培訓和引導成功轉移就業,形成“產業轉型+‘精神扶貧’+持續發展”的模式,不斷鞏固擴大扶貧成果,確保合山脫貧成效經得起歷史檢驗。
2017年,合山成為廣西首批脫貧的4個縣(市、區)之一,在21個自治區級貧困縣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中位居第一名。合山市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的13.67%降至2.12%。
“群眾思想不‘脫貧’、干部思想不‘繃緊’,脫貧攻堅只能是黨委政府一廂情愿的事情。所以我們必須‘思想扶貧’,破解貧困群眾‘不想脫貧’的難題和干部厭戰心理,保持幫扶隊伍不散、幫扶力度不減,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合山市委書記莫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