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加快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構造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
作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博雅特聘教授 姚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結構轉型的關鍵性節點上。靠外延式擴張推動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共識。響應黨的十九大的號召,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將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創新的一大特點是不確定性,因此,一個保障創新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能夠包容不確定性,其中重要一點是建立高效的金融市場,保證成功的創新能夠獲得較高的回報。在歐洲歷史上,君主通過設立高額獎金吸引創新者。在創新需求不是很普遍的情況下,這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辦法。但是,在現代社會,創新無處不在,且無法預先判斷何種創新才是社會需要的,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高效運轉的金融市場。成功的創新在股市上獲得的高額回報,是社會對所有創新的獎賞,其中也包含了失敗創新所付出的成本。當前,我國的金融體系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特別值得肯定的是,直接融資的比重逐年提高,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的創新活動。在過去的二十年里,我國積累了大量的儲蓄,如何用好這些儲蓄,防止它產生過度的流動性,是我國經濟面臨的一個較長期的挑戰。加大直接融資規模,把儲蓄直接轉化為支持創新活動的資金,是一個正確的方向。
創新包含兩個階段的工作,一個是基礎研究,一般是由大學和研究機構完成的,另一個是應用研究,一般是由企業完成的。前者的目標不是盈利,而是創造知識,因而具有強烈的公共品性質,需要政府支持。后者的目標是盈利,因此必須按照商業邏輯來運作。如何保護和鼓勵企業和企業家的創新積極性,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著重考慮的問題。為此,我國需要在如下幾個方面加大改進力度。
第一,盡快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破除施加在創新上的不合理限制,這在金融和咨詢等高端服務業領域更加迫切。在監管方面,要從“事前審查”過渡到“事后懲罰”,既鼓勵創新,也不放過一個違規者。
第二,完善知識產權體系,強化執法力度。我國的基礎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科研成果的轉化也步入正軌,但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仍然時常發生。建立一個透明和公正的市場環境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
第三,加強法治意識,保護企業家的創新和創業成果。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創新在應用研究階段花費巨大,數額往往是基礎研究的數倍。創新一旦成功,企業就能獲得一定的技術優勢,這種技術優勢是對創新的必要獎賞,也應該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組成部分。
此外,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政府將繼續扮演積極的角色。除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和必要的監管之外,政府還可以通過財政和市場化手段鼓勵創新。如何平衡政府和市場的作用,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解決的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經濟處于追趕階段,技術進步路線清晰,因而,政府產業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然而,我國在許多領域已經接近、甚至進入世界前沿,技術路徑必須通過無數試驗才能確定。在這些領域,應考慮選擇由市場篩選來推動技術進步的路徑。返回光明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