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的文化自信與人民情懷:文化之光照耀億萬百姓心田
2月8日至3月2日,農歷小年至正月十五,走進國家圖書館的讀者,在濃郁的新春氣氛中,可以有幸與國寶珍品《永樂大典》“喜相逢”。
《永樂大典》是明成祖詔諭編纂的一部大型類書,堪稱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全書共11095冊,現今僅剩下400冊左右,其中224冊為國家圖書館收藏。“國圖亮寶——看《永樂大典》迎戊戌新年”活動組織者還從館藏《永樂大典》中挑選出一些寓意吉祥的篇章,制作成抄書葉,供大家現場免費謄寫臨摹。
相信不少人已經感受到,現在跟典藏國寶親近的機會越來越多了。這個可喜的變化,傾注著習近平總書記關愛而熱切的目光。
2013年12月30日,在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之所以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是因為文物、遺產、文字中充盈著中國智慧,蘊藏著中國理念,凝結著中國精神,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根基。而“活起來”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用起來,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與優秀傳統文化“親密接觸”,感知中國風范,堅定文化自信,沐浴人文之光,創造經典華章,在點滴間匯聚起奮勇前行的磅礴力量。
文藝創作:從中華文化寶庫中汲取能量,從祖國母親那里獲得力量
“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
2015年6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遵義市播州區花茂村考察調研時,說出了這句溫暖人心的名言。2017年10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潘克剛激動地重溫了這句話。而這句話最初是人民作家柳青說的。
將日歷翻回至1982年。習近平到河北正定工作前夕,八一廠的作家、編劇王愿堅前來送行。依依話別,語重心長,王愿堅勉勵習近平要像柳青那樣,深入到農民群眾中去,同農民群眾打成一片。
“柳青熟知鄉親們的喜怒哀樂,中央出臺一項涉及農村農民的政策,他腦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農民群眾是高興還是不高興。”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深情講述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故事,正是為了在思想觀念深刻變革的今天,重申“文藝為了人民”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價值理念,為社會主義文藝發展校準航向——“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
源浚者流長,根深者葉茂。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自信與人民情懷其來有自。從柳青當年駐扎的長安縣向北約300公里,延安市延川縣文安驛鎮梁家河村,習近平在此度過了7年的知青歲月,“那個時候,除了勞動之外,一個是融入群眾,再一個就是到處找書、看書。……毫不夸張地說,當時的文學經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現在脫口而出的都是那時讀到的東西。”
黃土高坡上的青年習近平,在山溝里理解“當代英雄”,在窯洞里思考“怎么辦”,讀書修身,“一物不知,深以為恥”……世界視野、本土經驗與人民情懷在這里融會貫通。
在梁家河,習近平結識了日后蜚聲文壇的路遙等知識青年。當年習近平下鄉辦事時還和路遙住過一個窯洞,曾深入交流過。腳下的堅實的黃土地,是他們共同的精神根據地。
“對于人民的信念,對于我們土地的信念,深深地扎根在這代人身上。他們一方面是心懷世界的,飽含著對世界、對人類的整體性關懷和責任。同時,他們也是有根的,他們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國的土地和父老鄉親們身上,片刻不忘對祖國、對人民、對父老鄉親的責任。”中國作協副主席李敬澤說。
對土地、人民的信念,對民族文化的厚愛,最終化作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聲聲勉勵與殷殷囑托。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需要文藝,文藝需要人民,文藝要熱愛人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在談到“文藝要熱愛人民”時,習近平總書記以作家賈大山為例,“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憂國憂民情懷,‘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文藝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須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著人民的歡樂,憂患著人民的憂患,做人民的孺子牛。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也是作家藝術家最大的幸福”。
有扎根人民的決心,有文化自信的底氣,文藝創作就像雄鷹有了結實的翅膀。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只要我們與人民同在,就一定能從祖國大地母親那里獲得無窮的力量。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善于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精華、汲取能量,保持對自身文化理想、文化價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對自身文化生命力、創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為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斷前行的精神力量。
如今,在脫貧攻堅戰現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線,在深化改革的最前沿,在普通勞動者的生產生活中,到處都活躍著作家藝術家的身影。到人民中去,到生活中去,向人民和生活學習,傾心書寫人民,傾情塑造英雄,傾力反映人民心聲,正在成為廣大作家藝術家的自覺追求。
文化共享:送去歡樂和文明,傳遞黨的聲音和關懷
“……老阿爸手遮陽光遠眺,抹著淚水喊道/瑪奈烏蘭牧騎/瑪奈烏蘭牧騎來了/不等歇歇腳,不等喝一口茶/蒙古包前早圍一圈兒觀眾/開喉,這邊的歌聲飄向那邊的百靈/起舞,那邊的彩蝶被這邊的姑娘引來……”蒙古族作家烏吉斯古冷以輕快而詩意的筆調,描述了烏蘭牧騎演出時的動人情景。
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嫩芽”,后被引申為“紅色文藝輕騎兵”,是適應草原地區生產生活特點而誕生的文化工作隊,承擔著“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等職能。1957年,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在蘇尼特右旗誕生。60年來,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深入基層演出1萬多場次,完成藝術創作近3000部。這些節目,“本就來自草原深處,又還給深處草原”。這些隊員,將民族文化的種子播撒到牧民心間。他們就像一泓清泉,溫潤著廣袤的大地。
習近平總書記欣然為他們的艱辛付出“點贊”。2017年11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給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的隊員們回信時指出,60年來,一代代烏蘭牧騎隊員迎風雪、冒寒暑,長期在戈壁、草原上輾轉跋涉,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為廣大農牧民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并稱贊烏蘭牧騎是全國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
“感謝總書記的信任,感謝總書記的關懷,感謝總書記給予的指引。今后,我們將更高更好地舉起烏蘭牧騎這面旗幟,一如既往地發揮烏蘭牧騎精神,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盡自己所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現任隊長孟克吉日嘎拉說。
一專多能,服務到家。目前內蒙古草原上活躍著的75支烏蘭牧騎,足跡踏遍農村牧區每個角落,他們以文藝的形式,講述身邊的故事、民族的故事、中國的故事,把黨的關懷與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在祖國邊陲唱響“永遠跟黨走、共圓中國夢”的動人旋律。
對烏蘭牧騎的傾情關注與無限厚愛,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就是共享發展理念。
共享發展理念,內涵豐富,除了共建共享、漸進共享,還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具體而言,就是共享發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共享發展就要共享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各方面建設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權益。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前景,就是要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全面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離不開“文化小康”。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員艾斐認為,小康社會必然也必須是經濟與文化并舉、富裕與文明同在、物質與精神共存。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莊嚴承諾,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就在這個春節,一支支新時代“紅色文藝輕騎兵”正分赴河北西柏坡、雄安,內蒙古赤峰,廣西百色,貴州遵義、黃平,福建龍巖,陜西延安等地開展新春慰問活動,“送去了歡樂和文明,傳遞了黨的聲音和關懷”。
“……習總書記一封回信/寒冬里千里草原掀起熱浪/烏蘭牧騎,瑪奈烏蘭牧騎/中國的烏蘭牧騎/歌兒,始終傳遞北京的溫暖陽光/舞蹈,一直流動著草原的深情。”烏吉斯古冷的詩句,字里行間涌動著春的氣息。
文化傳承:吸吮五千多年文化養分,聚合十三億人民磅礴之力
公元761年,偉大詩人杜甫在戰亂頻仍、流離失所之時,逢大風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屋漏床濕,長夜難眠,奮筆疾書,寫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時光之輪旋轉,一千多年過去了。在中國人民喜迎公元2018年第一道曙光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人民發表新年賀詞,再次吟誦起這不朽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這一次,是盤點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為我們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而欣慰。
一位是寫下無數憂國憂民作品的詩人,一位是帶領中國人民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的黨的總書記,雖相隔千載,他們的情懷卻遙相呼應:人民,是他們心中最深的牽掛。
何止是杜甫。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到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再到于謙的“但愿蒼生倶飽暖,不辭辛苦出深林”,在許多場合,習近平總書記都深情吟誦起這飽含濟世情懷的詩句,言者懇摯,聽者動容。他更是提筆寫下《念奴嬌·追思焦裕祿》:“……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膽長如洗。路漫漫其修遠矣,兩袖清風來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頌揚著民族精神的恒久與醇厚。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密碼,就是這樣薪火相繼,賡續相傳,越千載而相接,歷百代而共鳴。
“中國是文明古國,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習近平深為傳統文化所浸染,特別重視其在當代中國的價值,用‘魂’‘根’‘土壤’‘基因’‘血脈’等來形容。”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在題為《為民情懷源自何處》的文章中,論及傳統文化對習近平總書記人民情懷的深刻影響。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從這個角度,或許能更好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
考察曲阜孔府、調研貴陽孔學堂辦學情況、了解《儒藏》編纂、出席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明中華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關系,反復強調:傳統中有我們綿延相續的精神基因,文化中有我們共同的價值追求。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由中國人民在漫長歷史和社會實踐中創造的,其傳承和發展同樣需要發揮人民的主體作用。從這個角度,或許能更加讀懂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這一句的深意——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實踐養成,把跨越時空的思想理念、價值標準、審美風范轉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
對文化傳承的重視與關心,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
報告文學作家李春雷在《朋友——習近平與賈大山交往紀事》中寫道:在正定縣工作期間,習近平要求對縣委門口兩株種植于元末明初的古槐,“圍上鐵欄,寫明文字,加以保護”;城里有一家玉華鞋店,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共在正定縣成立的第一個秘密工人黨支部,他指示修繕保護;“岸下慘案”是1937年10月日軍侵占正定時發生的一起屠殺事件。他請人挖掘整理,開辟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并親自審定紀念碑碑文……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文物是民族的“根”,文物也只有在人民群眾那里才有了“魂”。
于是,“老”的東西被喚醒,“舊”的東西被激活。而且,“老”自有“老”的味道,“舊”自有“舊”的風華。新時代,優秀傳統文化以新的品相、新的華彩、新的色澤,被人們欣賞、接納、深愛。
僅以剛剛過去的2017年為例。深藏數百年的《千里江山圖》在故宮亮相,引發參觀熱潮,還催生了新詞“故宮跑”;“中華古籍資源庫”在國家圖書館發布,這里八成以上的古籍善本將可供給億萬普通中國公眾信手“閱讀”;《國家寶藏》通過電視化語言讓更多觀眾了解到文物所承載的文明和中華文化延續的精神內核,成為現象級欄目。
“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以鏗鏘話語,再度闡明“文化”“自信”“人民”在他心目中的重量,彰顯出寬厚而動人的“情懷”。
宏偉藍圖擘畫而就,壯麗畫卷已然鋪開,美好未來正在路上。
(本報記者 王國平 付小悅 饒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