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題:讓中華民族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召開兩年間
新華社記者 安蓓、劉紅霞、王賢
這是一盤協調東中西部、重塑中國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大棋局;
這是一幅反思人與自然關系,指向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宏偉藍圖。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中華民族母親河開啟新的發展航程——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一場發展理念的深刻嬗變
長江上游和中游交界處,湖北宜昌。初冬時節,記者溯江而行,目之所及,一片綠色。
2017年前11個月,這座工業大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6%,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2.6%,地方財政總收入下降8%。
數據回落的背后,是一場力破“化工圍江”的自我革命。
2017年,宜昌關停25家沿江化工企業,涉及年產值20多億元。這是該市長江沿線化工企業“清零”3年行動的第一步。與此同時,宜昌長江沿岸生態廊道建設全面啟動,九大民生環保項目集中開工。
“地方財政收入下降、支出增多,不是沒有壓力,但為了還長江一江清水,這個腕必須斷!”宜昌市常務副市長袁衛東說。
經濟增長和生態保護,如何并生共存、相互滋養,是擺在中國面前的新課題。
“這么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沖突到了臨界點,很多發展成就甚至因此得而復失。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就是要回歸發展的本來目的,即滿足人的需求上來。”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說。
千百年來,長江以水為紐帶,連接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形成經濟社會大系統,構成一條獨有的自然生態屏障。改革開放以來,沿江省份經濟增長步入快車道,長江也迎來新的發展時期,成為貨運量居全球內河第一的黃金水道。
然而,多年的高速發展,令這片承載著20%左右國土面積、40%以上人口的流域,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難題——
“重化工圍江”、過度捕撈、非法采砂、污水排放,生態環境不堪重負;下游是經濟最發達的長江三角洲,中上游還有大別山區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長江水道存在瓶頸制約;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傳統模式走到盡頭。
新時代,長江經濟帶要走怎樣的發展道路?
“兩年來,最深刻的變化是理念的轉變。”四川省瀘州市委書記蔣輔義說,無論干部群眾,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深入人心,成為共識。
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統一市場、加快轉方式調結構,要用“快思維”、做加法;科學利用水資源、優化產業布局、統籌港口岸線資源和安排一些重大投資項目,則要用“慢思維”,有時要做減法。
加減背后,是地方財政收入減少、短期效益遞減、環保投入增加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承載著發展理念的深刻轉變。
“這是第一個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首要原則的區域發展戰略,是基于新發展理念的重大思路調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對我國的發展來說,其意義是變革性的。
一條高質量的發展道路
長江經濟帶面臨的難題,一定程度上折射著中國發展面臨的難題;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面臨的機遇,昭示著中國經濟轉型的廣闊前景。
下游,昔日貨船和擺渡船進出的上海吳淞港,已變身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不遠處,上海吳淞炮臺灣國家濕地公園,曾經的鋼渣回填灘和鐵砂采砂場,已成為濕地植物和鳥類的樂園。
中游,因武鋼設區的武漢青山區,工業“三廢”排放一度占全市60%,正著力發展高端制造業、高品質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上游,貴州省借力大數據實現跨越式發展,依靠大生態守住長江上游綠色屏障……
產業升級助力生態保護,生態保護“倒逼”經濟轉型,長江經濟帶沿線,生態與發展互促互長的發展模式逐漸成型。
“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將開辟一條以一江清水為載體的綠色發展道路,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吳曉華說。
兩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路徑日漸清晰——
長江經濟帶發展頂層、中層設計基本完成,形成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為統領,《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10個專項規劃、沿江各省市實施方案和相關政策為支撐的規劃政策體系;
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6項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利劍出鞘,959座非法碼頭全部拆除,其中809座完成生態復綠;沿江11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928個黑臭水體整治已開工826個,完工498個;2018年6月底前依法撤銷環境敏感區內的化工園區、化工企業……
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加快推進,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設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三峽樞紐運輸制約疏解加快推進,上海港洋山四期開港運行,長江多式聯運進展積極……
創新驅動發展初見成效,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沿江11省市建設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327家、高新技術企業約4.5萬家……
承東啟西、接南濟北、通江達海,發展的新征程中,長江經濟帶逐漸煥發出奕奕神采。
2017年前三季度,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區生產總值平均增速超過8%;2015年底、2016年底和2017年9月底,長江水質優良比例從74.3%、75.2%升至77.36%,出現好轉的勢頭。
一輪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
2017年12月28日上午11時許,伴隨汽笛聲響起,首列從重慶果園港始發的中歐班列駛出站臺,開往1.1萬公里外的德國杜伊斯堡。
這意味著中歐國際貨運大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實現“無縫連接”,打通了連接“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最后一公里”。
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副總經理黃繼說,此前通過長江逆流而上的貨物,需先經汽車轉運至30公里外的團結村火車站,一標箱貨物的轉運成本就超過1000元。
打通一個堵點,能為市場釋放巨大活力,對長江經濟帶而言,意義尤甚。
行政區域經濟特征明顯,要素難以自由流動;流域管理“九龍治水”,難以形成治理合力;協同發展讓位于行政分割下的經濟利益,甚至出現下游治污關停的企業,到上游卻成了香餑餑……
中央和地方之間、沿江各省市之間、中央各部門之間……協同發展是瓶頸,也是突破口。
理念轉變為先,體制機制變革更為關鍵。兩年來,覆蓋全域的長江經濟帶省際協商合作機制逐步建立,共抓大保護的合力正在形成——
2017年6月30日,首屆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聯席會議在重慶召開,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四省市審議通過《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
中游,湖北、江西、湖南三省在湖泊保護與生態修復上加強合作,聯合執法打擊在長江干流非法建設碼頭、非法采砂、非法捕撈;
金融租賃服務長江經濟帶聯盟正式成立,遴選首批20個啟動項目先期支持,航運聯盟召開第一次會議,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正積極籌建……
協同合作的動力必須是自發的,關鍵是找到利益共同點,創新機制實現共贏。“下一步,要盡快推動生態利益補償機制、特別是橫向補償機制的破題,否則長江經濟帶難以真正成為有機主體。”吳曉華說。
這是一條堅定的轉型之路,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這是一場深刻的理念和體制變革,影響之深之遠,也前所未有。
700多個日夜,承載著綿延數千年中華文明的長江,正煥發出全新的氣質;踏上新征程,長江經濟帶將為中華民族探索一條綠色、生態、永續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