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地稅稅收“加減法”——讓納稅人獲得感不斷增強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光明日報記者 李宏 張國圣
重慶市九龍坡區一家公司的財務人員,11月收到地稅部門“稅收風險提示”服務信息,得知單位未按規定申報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隨即就在電子稅務局完成了納稅申報。通過“低風險互動式提示提醒”的服務功能,九龍坡區地稅局今年已經向1511戶納稅人發送風險提示,1450戶納稅人及時補繳相關稅款4500萬元,有效提高了納稅人的遵從度,減少了稅收流失。該局目前80%以上的納稅評估、檢查變成了不到戶的稅企互動,減少了對納稅人的不當打擾,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重慶地稅將貫徹落實好十九大提出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完善地方稅體系建設的精神,在稅種集成管理中認真落實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在行政審批和辦稅負擔上做‘減法’,在納稅服務和后續管理上做‘加法’,不斷增強納稅人的獲得感。”重慶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玉林說。
納稅人多跑“網路” 少跑“馬路”
在重慶市南岸區通江大道稅務所,來自浙江的殷鼎涵在半小時內即完成了二手房購買的所有業務辦理流程。從事房地產中介的張倩說,現在“網上申報”流程簡化,買賣雙方可在任何地方登錄電子稅務局,完成網上申請,預審通過后再到交易大廳完成稅收業務辦理,不用到交易大廳現場交資料、填表單,方便快捷多了。
重慶地稅局從去年開始以“互聯網+稅務”推進電子稅務局全面上線,隨后又相繼開發了電子稅務局一票清稅、存量房交易網上辦稅系統、電子稅務局網審平臺、智能辦稅廳等系列功能平臺。全市地稅系統已建成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智能辦稅服務廳33個,辦稅廳通過智能系統分析統計,代開發票、綜合服務等業務平均辦理時間為8分13秒,辦稅效率明顯提高。
據渝北區地稅局納服中心副主任王方介紹,為讓納稅人多跑“網路”少跑“馬路”,區地稅局去年以來通過公告、短信、微信等推廣電子稅務局。截至今年11月底,全區電子稅務局開通率達94%,80%以上的涉稅事項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結。重慶地稅還將稅收減免等審批事項陸續放到網上,將173項涉稅事項前移,納稅人原來一天怎么也辦不完的事項,現在當場就能辦完。
納稅服務機制的創新,讓原來的“堵點”和“痛點”得到有效解決,繁瑣的納稅環節變得輕松和順暢。
為走出去的企業做好后援服務
重慶市地稅局為在本地發展的企業落實好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也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好后援服務。重慶陸洋工程設計有限公司在國外承接了一個工程設計項目,獲得跨境服務收入492.48萬美元。龍塔稅務所工作人員主動為企業進行納稅輔導,并指導企業與項目所在國稅務部門溝通,最終促成對方同意按照協定規定的稅率收稅,避免企業多繳稅款80萬美元。
走出去的企業往往面對的是不熟悉的境外稅制體系,如果能獲得“看得懂”和“用得上”的稅收制度信息,將會有很大的幫助。重慶地稅聯合市經信委、市商務委等開展納稅人網絡學校培訓,發布“服務企業走出去稅收指引”,抽調6名對國別投資稅收信息有研究的工作人員組建工作團隊為企業提供專門服務。
轉變征管方式 優化營商環境
渝北區一家高科技公司以前按政策享受相關稅收優惠,公司財務人員要從稅務所一路跑到稅務局,各種審批從基層稅收工作人員一直找到稅務局長。現在直接到稅務大廳提交一張備案表,稅務機關就立即受理了,并且當年預繳申報時就能享受到優惠政策。
重慶地稅在征管方式改革中,通過“清理”確權、“簡政”放權、“機制”控權,廢止了59項稅收規范性文件,取消了7項審批權和19項涉稅證明,將所有減免稅、資格認定事項,由事前審批調整為事后備案管理,并制作權力清單和流程圖向社會公開,使稅收執法權在陽光下運行。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2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