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綠色發展奏響新時代樂章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劉成志
早晨6點半,輕霧籠罩著的福建省長泰縣巖溪鎮珪后村,從睡夢中蘇醒。伴隨著一陣清脆動聽的鈴聲,42歲的村民王文珍駕駛著電動保潔車,開始到村民家門口收集分類好的垃圾。這些垃圾將運到鎮垃圾中轉站,然后再轉運到垃圾發電廠。王文珍和村里的其他9名保潔員一起,每天早上和下午兩次收集垃圾。村里的垃圾“不落地”,村容村貌變得更美更干凈,珪后村也被評為全國環境治理示范村、全國文明村。
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求“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福建是全國首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日前召開的福建省委十屆四次全會提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讓福建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八閩大地生態文明建設由此駛入“快車道”,邁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創新體制機制,保護生態環境
日前,福州設立福建首個綠色生態基金,綠色金融改革邁出新步伐。“今后,基金將主要投向我市的綠色產業和綠色轉型升級企業,包括綠色農業、綠色林業、工業節能減排環保項目等。基金投資期可長達8年,將打造成集價值發現、投資、融資、退出等功能為一體的綠色投融資平臺。”該基金主管負責人說。
黨的十九大之后,福建推出了一系列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舉措:改革監管體制,組建全國首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局;讓官員對生態建設負責,建立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據福建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部署的38項重點改革任務中,已有34項形成改革成果,一批改革舉措取得積極成效——
考核指揮棒“綠”了起來。福建出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突出綠色發展指標;優化考核辦法,取消包括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重點生態功能區在內的34個縣GDP考核指標。
管控制度“嚴”了起來。目前,福建正開展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行市、縣、鎮、村四級環境監管網格化管理。同時完善生態司法保護機制,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生態司法機構全覆蓋;公安、環保、林業、水利、國土等部門開展的環保行政執法,與法院、檢察院的刑事司法實現無縫銜接。
市場機制“活”了起來。福建推行第三方污染治理、城鄉環保基礎設施一體化投資運營等模式,試點探索基于環境績效的整體解決方案,預計今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超千億元;推進環境權益交易,在全省所有工業排污企業推行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活躍度位居全國前列,累計成交額突破6億元。
解決突出問題,打造金字招牌
由濁到清,一條桃溪見證了永春縣的治水歷程。永春縣委書記蔡萌芽說,為了治理好這條事關民生的河流,當地投入30億元對桃溪流域進行綜合治理:首先是在水源地封山育林,有效涵養水源;其次是對生活污水、養殖污染進行全面治理,有效保障水質;同時把永春的文化歷史風貌融入河流、濕地。
福建把環境治理中人民群眾感受最直觀、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作為改善民生的重點。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福建制定實施地表水水質考核辦法,推進小流域及農村水環境治理,定期公布排名“賽水質”。同時全面推行河長制,省長擔任總河長,全省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740條河流都配置了河長和專管員。
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福建實施比國家更嚴格的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針對工業廢氣、城市面源污染、移動源污染等重點領域,集中進行整治,提前一年半完成國家要求的火電、水泥、鋼鐵、平板玻璃行業脫硫脫硝。
如今,福建生態環境實現了三個“保持”:水、大氣環境質量保持全優,森林覆蓋率保持全國第一,能源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強度保持在低于全國大多數地區的水平,讓“清新福建”成為享譽全國的金字招牌。
生態“高顏值”,發展“高素質”
福建武夷山是我國著名的茶鄉。當地茶農們長期采用以木柴、煤為燃料的加工設備制茶,如何兼顧制茶和環保,一度成為困擾武夷山的難題。“當前,我們正大力實施‘以電代燃’的舉措,促進‘以電制茶’,從而惠及廣大茶農,保護生態環境。”福建南平供電公司總經理林國新這樣告訴記者。
“以前燒柴和煤的時候,溫度、火候都難以控制,加工出來的茶葉色澤差、香氣淡。”龍頭茶企武夷星茶業的制茶師傅黃智超說,“如今采用電氣化設備加工的茶葉,與傳統工藝制作的茶葉相比,少了煙熏味兒和灰塵,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僅環保無污染,而且設備自動控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突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福建努力建立環境友好、集約高效、創新驅動的產業發展新模式。
對服裝、食品、制鞋、機械等傳統優勢產業,福建通過智能化改造和加大環保技改力度,不斷降低土地、能源、水消耗強度。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節能環保、新能源、信息技術等產業保持較快增長,形成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生態環境的“高顏值”和經濟發展的“高素質”,在新時代的八閩大地同步實現。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22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