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后穆加貝時代”的津巴布韋 聽華商講未來發展商機
“后穆加貝時代,一旦津巴布韋經濟恢復起來,在津華人將再次獲得發展良機。”津巴布韋的華商在聽完津新總統姆南加古瓦當地時間20日在首都哈拉雷發表的首個國情咨文后,對未來充滿期待。姆南加古瓦明確新政府“將把經濟增長作為首要任務”。筆者本月初隨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中國人在非洲/非洲人在中國”課題組前往津巴布韋,第一時間感受“后穆加貝時代”津巴布韋的社會變化,并在和當地華僑華人,特別是兩大僑團華人華僑聯合總會(簡稱“華聯會”)和華商聯合總會(簡稱“華商會”)交流中了解到,他們不僅想在“第二故鄉”過上好日子,也期盼著“中津友誼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芳華”。
要么無奈離開,要么選擇堅守
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距北京1萬多公里,時差6個小時。由于兩國之間沒有直航,從北京前往哈拉雷需在亞的斯亞貝巴或迪拜中轉,通常要20個小時以上,可謂舟車勞頓。不過,好消息是2018年兩國要通航,預計從北京飛哈拉雷約14個小時,行程上會方便很多。
筆者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曾在津調研,這次飛機落地后一入關就感到隨時局變化而來的一些社會變化。津巴布韋海關人員的態度明顯比以往要好,筆者填好入關表格后,還有女官員走上前主動問候,并指引去沒人排隊的窗口辦理。據華人講,當地海關過去經常刁難他們,最近這樣的現象少了,局勢劇變改變了政府的官僚作風,提高了辦事效率。在哈拉雷市內也是,過去交警總是設卡收費,撈取點“好處”,但姆南加古瓦上臺后,不僅沒交警敢再設卡,而且在與軍隊聯合執法時,他們也變得好說話了,一般詢問幾句就會放行。
此次局勢劇變前的三四年間,津巴布韋一直處于政治動蕩、經濟低迷和社會蕭條中,在津華僑華人也深受影響。隨著中非產能合作推進和民間交往增多,整體上前往非洲的中國人逐年增多,津巴布韋算是極少數相對減少的國家。據了解,2000年時在津華人僅有約500人,此后隨著中國加大對非“走出去”的步伐,以及津實施“向東看”政策,中國新移民逐漸增多。2009年到2012年是津惡性通貨膨脹后的經濟恢復期,華僑華人一度達到3萬人左右,但目前已不足1萬。華商會副會長王力軍說:“在2009年廢除津元實行以美元和南非蘭特等為主的多元貨幣體系后,津經濟在兩三年內有短暫恢復,但隨后又陷入蕭條,加上近年來執政黨內部紛爭,導致當地社會和經濟起起伏伏,我們的生活也起起落落。”華聯會副會長、從事服裝加工和面料銷售工作的王建紅告訴筆者:“過去兩年我們都盼著津經濟能筑底反彈。生意好時我們雇過上百人,現在裁到只有十幾個人。”王建紅說:“我們在津巴布韋生活20多年,這里已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第二個故鄉。所以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
哈拉雷有一家名為“旺德福”(Wonderful)的飯店,不少當地黑人和白人時常光顧。這家飯店是福建人陳孫華和幾位老鄉今年3月開的,打拼幾個月就因飯菜味道和服務質量上乘在哈拉雷站住腳。在此之前,2009年從南非移民到津巴布韋的陳孫華開過商店。2015年筆者去調研時他就說生意不景氣,但已離不開,因為回國不知道還能干什么。和一些選擇關店并離開的華人相比,堅持并轉型的陳孫華終有所獲。
“老津巴”對未來很有信心
在津華人與當地民眾一樣期待變革。有華人告訴筆者,11月18日上萬人大游行時他們也走上街頭。從事商貿的朱科說:“我們也想與津巴布韋人一起表達自己的心情和期盼,我們不想讓他們將我們看作旁觀者。”筆者還看到,在華聯會常務副會長趙科創辦的《津巴布韋時報》微信公共平臺和華商會常務副會長李曼娟創辦的“津巴布韋華人網”微信公共平臺上,不約而同都寫著“津巴布韋的美好春天即將到來”“來津投資的春天來了”。
談起“后穆加貝時代”的發展問題,華聯會副會長宋黎女士表示:“新一屆政府已表達了強烈的經濟改革和開創新社會的意愿。無論是精簡內閣,向腐敗開戰,還是放松本土化政策,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態度。”華商會副會長延治利顯得更為樂觀,他認為在“后穆加貝時代”,只要經濟能恢復,在津中國人就將再次獲得發展的好機會。
中國是津巴布韋第四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投資來源國。津政府非常需要中國的投資。12月6日,兩國已簽署多個政府間協議。在津巴布韋狂野旅行社的司機安德森看來,當地老百姓最希望中國人做的是投資和援建,幫助他們修路,修基礎設施,這樣做不僅可以帶動經濟發展,還能解決很多人的就業。
在筆者看來,機遇總是與挑戰并存,華僑華人在津巴布韋的發展肯定還面臨新的問題。一方面,隨著津政府與西方國家關系改善,肯定會吸引更多西方投資者,這將加劇市場競爭;另一方面,部分當地人對華人仍有成見。在津從事旅游業的劉休祥告訴筆者,他參加大游行時,曾聽到有個別人對他大喊“中國人,出去”。“津巴布韋華人網”編輯香靜怡告訴筆者,最近一個形容中國商品不好的詞“Fong Kong”從南非傳過來,而前些年當地人更愛用帶有嘲諷意味的“Jing Zhong”來指代假冒偽劣商品。有當地華人告訴筆者,過去中國人開商店賣東西,會用中文和津巴布韋人說“正宗!正宗!”當地人買了價廉質次的商品后,覺得被騙,便取相似音“Jing Zhong”來諷刺中國人。
作為旅居津巴布韋20多年的“老津巴”,趙科很有信心,他告訴筆者:“所以我們中國人還是要從自己做起,要遵守當地法律,要杜絕假冒偽劣,要更多地從當地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津巴布韋即將迎來春天,在津華人能否沐浴春風?我認為只要我們做好自己的事情,改變一些過去的做法,就一定能。”
“夢想秀”和“非愛不可”為華人加分
同津巴布韋的情況相似,在南非等南部非洲國家,華僑華人與當地人的社會融合程度還不是很高,文化差異、語言不通是主要原因。就華僑華人個體而言,差異也比較大,有的已是富翁,有的還寄人籬下。對走出國門多年的人來說,回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筆者在南非遇到一位十年前就說要回國發展的華人,但直到現在已退休,還留在當地被人返聘工作。
把津巴布韋作為“第二故鄉”的華人,要真正融入當地社會并不容易。筆者兩次調研發現,新移民群體做了很多嘗試,如很多津巴布韋人和筆者談到的“夢想秀”活動。“夢想秀”由華聯會常務副會長趙科組織舉辦,是一項面向當地青年的大型公益類文化活動,從2014年開始已連續舉辦四屆,并在2015年和今年請獲獎選手來華演出。“夢想秀”受到當地人青睞,每年都會有上千人參加初選,總決賽更是一票難求。獲獎選手有的獲得中國政府全額獎學金,有的簽約中國演藝公司。華人社團既為津 “草根”藝術愛好者搭建舞臺,也搭建了一個傳遞中國人正能量、好聲音的舞臺。
2015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津巴布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在津《先驅報》發表題為《讓中津友誼綻放出更加絢麗的芳華》的署名文章。文中寫道:“據我了解,旅居津巴布韋的華僑中間有一個名為“非愛不可”(Love of Africa)的媽媽團體……多年如一日給當地孤兒送去關愛和溫暖,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中津友好的‘現在時’,也培育著中津友好的‘將來時’。”“非愛不可”愛心媽媽團隊2014年4月創立,活動負責人為華商會常務副會長李曼娟與旅津多年的彭燕。彭燕告訴筆者,單靠個人力量無法為當地人提供更多幫助,于是大家就建了名為“愛心媽媽”的微信群,相約一起為孤兒院捐助物資,后來加入的人越來越多,逐步建起成熟的組織。三年半時間,“非愛不可”為幾十家孤兒院捐助食品、生活用品和娛樂設施,為50多個孤兒籌集學費。去年8月,愛心媽媽團隊還在哈拉雷北郊的貧民區捐建一所孤兒院,接收12名孤兒。李曼娟認為,這些活動加深了華人與當地人之間的信任,無論黑人還是白人組織都把他們看成好朋友。她近日還在朋友圈曬出“華商會喜獲哈拉雷省政府頒發的社會責任成就獎”。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沈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