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就業人員7.76億人 超過歐洲人口總數
中國就業將更有含金量(中國經濟新征程⑨)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就業高峰期,就業話題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人社部介紹,今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數達795萬人,從明年開始要突破800萬人。對此,專家指出,今后一個時期,總量壓力依然很大、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是中國就業面臨的兩大矛盾,就業工作應落實十九大部署,不僅要關注就業數量的增長,更要重視提高就業質量,推動中國就業含金量持續提高。
失業率創近十年新低
近年來,中國就業形勢持續向好,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人社部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年均超過1300萬人,5年來累計實現6524萬人,較2007-2011年增加716萬人。2016年末就業人員總量達到7.76億人,超過歐洲人口總數。
“從今年前三季度看,就業保持了繼續向好的態勢,很多指標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介紹,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同比增加30萬人,基本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從失業率看,三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95%,比上年同期下降0.09個百分點,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且今年登記失業率一直保持在4%以內。
失業率創新低之外,盧愛紅指出,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保持了穩中有升,化解過剩產能職工安置總體平穩有序。市場供求與企業用工持續改善,100個城市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數據顯示,三季度市場求人倍率達到了1.16,創下了歷史新高。
未來總量壓力仍很大
“形勢整體向好的同時,也應看到,當前中國就業面臨的總量壓力依舊很大。特別是未來一段時間,城鎮每年需要安排的就業人員超過1500萬人,其中超過一半為高校畢業生,這帶來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同時,考慮到總量依舊不小的登記失業人員及農村富余勞動力,接下來的就業安排工作依舊任重道遠。”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何維達對本報記者說。
“從結構上看,矛盾非常突出,長期以來的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矛盾還沒有解決。”盧愛紅表示,有許多人就業很困難,很多企業招工招不到,這就是結構性的問題。這里面主要是勞動者的素質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經濟結構在轉型,但勞動者素質沒有完全跟上。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大齡低技能的勞動者就業更加困難。同時,技術進步、結構調整、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等,對就業的挑戰更加突出。
此外,就業質量有待提高的問題依然突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表示,在一項對山東淄博和四川成都中職畢業生畢業3年后就業質量的調查發現,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很高,就業率達97%,有的學校甚至接近100%。但在引入就業質量指標后,通過對包括工資、工時、工作環境、社會保險、工作穩定性等七個指標的調查,發現就業質量問題依然比較突出。
五方面推動量質齊升
面對諸多挑戰,未來中國就業工作將如何推進?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鄭東亮認為,從就業工作的角度講,要在經濟轉型升級、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的過程中,始終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不斷豐富和完善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實現擴大就業與宏觀經濟政策協同聯動。
“我們有信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保持就業局勢的穩定。”盧愛紅說,下一步,圍繞落實十九大部署,主要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特別是高質量的就業崗位;第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第三,繼續堅持創業帶動就業,完善貸款、融資、場地等各個方面的優惠政策;第四,維護勞動者權益,特別是健全平等就業制度;最后,要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業服務,特別是推動“互聯網+公共就業服務”這項工作。
何維達表示,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十九大報告強調“提高就業質量”,意味著今后就業不僅要關注就業數量的增長,更要重視就業質量的提升。在此過程中,未來勞動者收入和保障水平會明顯提升,就業的含金量將越來越高。(記者 邱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