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翻譯家”為何成為黨代會亮點?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觀察)外籍“翻譯家”為何成為黨代會亮點?
中新社北京10月23日電 題:外籍“翻譯家”為何成為黨代會亮點?
中新社記者 沈嘉
反腐語境下的“打虎”,應(yīng)該如何用英文翻譯?答案是,“take out tigers”。
在十九大報告的外文譯本中,大量詞匯被外籍專家們逐一核定潤色,最終成為海外研究中共政策方針的權(quán)威文獻。這些譯本涵蓋了英、法、俄、西、日、德、阿、葡、老撾等多種語言。
官方說,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首次邀請外籍專家提前介入?yún)⑴c全國黨代會報告的翻譯工作。
除了文字翻譯家外,中國政治故事的“翻譯家”也成為本屆黨代會的新面孔。例如,新華社歷史上首次派外籍雇員參加中共黨代會,借助其地道的語言向世界報道中國。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周慶安認為,外籍“翻譯家”們的介入,起到了非常好的傳播橋梁的作用,能夠在更準確地把握中國政治話語的前提下,用更具有國際化的表述方式,傳播中國的政治故事。
“這些方式體現(xiàn)了中共對外話語體系傳播方式上的創(chuàng)新。”周慶安說。
傳統(tǒng)的對外話語體系是“自我釀造—自我轉(zhuǎn)換—對外發(fā)布”的過程,而創(chuàng)新部分就是在“自我釀造—自我轉(zhuǎn)換”中增加了專家意見的要素,照顧到了外部差異化的接受習慣,反映出中共對準確表達自身聲音和提高國際影響力的重視。
如果延長觀察的時間軸線,可以看到,中國政治話語體系有兩點明顯變化。
第一點變化是,話語體系本身更加國際化。
周慶安認為,包括黨代會和全國兩會在內(nèi),都有意識地把中國發(fā)展置于國際環(huán)境當中表述,例如十九大報告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點強調(diào),突顯了國際性的思維方式。
“說明中共的治理、中國的發(fā)展,都不是封閉的,而是有國際參照意義的,能夠在一種比較的視野下進行。”周慶安說。
從變化軌跡可以看出,隨著中國在整個國際體系中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共領(lǐng)導層正在用更加帶有國際參考價值的方式來看待自身和國家的發(fā)展。
周慶安認為,更加國際化的背后,是中共在道路和文化上的更加自信。
第二點變化是,話語體系表達方式的變化。
黨代會是執(zhí)政黨最重要的政治生活之一,傳統(tǒng)上是以一種比較宏觀的方式,圍繞政治理念、治理方式進行集體討論。
本屆黨代會則嘗試了對這些理念進行具象化操作,使其更容易地為國際和國內(nèi)所感知、所熟悉。
今年首次設(shè)立的“黨代表通道”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性舉措。
周慶安認為,這是官方希望能在一個難得的場合,讓來自基層的聲音、來自具體實踐者的聲音,更多地被外界聽到。
過去國際媒體與基層代表的接觸機會有限,多數(shù)是在新聞事件場合,很少能觸摸到基層實踐者們對政治理念的具體想法。
周慶安認為,本屆黨代會增加的安排,是希望“把抽象和具象、宏觀和微觀、中央和基層結(jié)合起來”,更加立體、客觀、準確地讓外界了解中國的政治生活。
周慶安還認為,雖然中國的政治話語體系有了不小的變革,但與中國高速度的發(fā)展相比,與讓世界讀懂中國的目標相比,還有繼續(xù)創(chuàng)新和提高的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