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的這一戰略,與6億人密切相關↓↓
央視網消息:首次出現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為近6億中國農村人口擘畫了宏偉而美好的藍圖。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按照十九大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包括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等各個方面和層次的部署。
△2017年3月6日,安徽省岳西縣和平鄉和平村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80后”的王珍(左)在貧困戶開辦的養雞場里了解情況。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報告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現代農業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農民收入、構建鄉村治理體系等方面,對下階段“三農”工作重點和主攻方向進行了綱要式部署,言簡意賅,但系統全面,脈絡清晰,從農業農村農民三個方面都進行了部署安排。
沒有農村地區的脫貧 就沒有鄉村振興
中國的城鎮化率已從2010年的47.5%升至2016年末的57.4%,但與城市相比,中國農村地區在產業發展、生態保護、社會治理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成為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短板。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關系到全面脫貧目標的實現。
“沒有農村地區的脫貧,就沒有鄉村振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范小建說,鄉村振興在十九大上被提升到戰略高度,可以極大提高中國農業農村發展的標準和要求,為解決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長久政策支持。
△2017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超過1400億元(資料圖表)。
中國有約4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尚未脫貧。在取得脫貧攻堅戰決定性進展后,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范小建說,下一階段的脫貧攻堅,關鍵在于更大的資金投入,以及幫扶政策的“精準”。同時通過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阻斷貧困代際轉移,對已脫貧的貧困戶繼續追蹤觀察,遏制返貧現象的發生。
△我國“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計劃”搬遷建設任務完成過半(資料圖表)
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 給農民吃下“定心丸”
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十九大報告中“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的政策讓很多中國農民吃下“定心丸”。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說,這是中國共產黨首次明確提出第二輪承包后的土地承包年限,確保了政策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魏青村村民在晾曬辣椒(2017年9月11日攝)。
“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的消息讓我們放心,終于可以大干一場了!”安徽省含山縣五里村果樹種植大戶代家發喜不自勝。
2013年,代家發流轉了五里村1800畝土地,計劃進行種糧、果樹、油茶多種經營,而果樹、油茶10年才能見收益。這一輪土地承包到期后的不明朗政策,讓農民不敢簽訂長期合同,代家發為此犯難,無法實現多種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計劃。
△2017年9月21日拍攝的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
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后,代家發計劃明年將合作經營的規模提高到5000畝。
鄭風田說,十九大報告強調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并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有利于保障農民權益,促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堅定農業投資者的信心。
“可以預見,鄉村振興戰略將實實在在惠及農業、農村、農民,縮小城鄉差距,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李國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