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節變化:喜事儉辦 負擔少了風氣好了
喜事儉辦,負擔少了風氣好了(行走兩節看變化)
彩禮變少 份子降低 宴席從簡
本報記者 潘俊強 張丹華 劉 峰 魏本貌
過去喜事大操大辦,花錢多還受累,喜事反成負擔;近年來,反對鋪張浪費成為各地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漸漸讓喜事返璞歸真。
今年“雙節”,正是扎堆辦喜事的好時候。記者深入多地調研發現,以往一些喜事攀比的狀況有所改觀,群眾負擔少了、風氣好了。
今:紅娘協會義務幫
昔:媒婆也要大紅包
10月2日,在外地工作的辛成龍和王明慧回到老家山東省汶上縣次丘鎮沈堂村結婚。娘家沒要彩禮,這讓辛成龍的父親辛顯義如釋重負。“家庭條件不是很好,按照農村以前的‘規矩’,三五萬元很正常,有的甚至十幾萬元。”辛顯義說,縣里倡導婚事新辦,親家更是通情達理。
曾經,彩禮用秤稱,要三斤三兩;結婚要準備一輛小汽車和一套房產,“一動一不動”……汶上縣的喜事大操大辦愈演愈烈,禮金越來越高。
據汶上縣前期調研顯示,婚事大操大辦,主要因為事主好面子和管事“大總理”推銷拿回扣。當地一位紅白理事會成員介紹,不少農村男孩子找媳婦,既要支付高額彩禮,還要給“紅娘”包紅包、送煙酒。
今年2月份開始,汶上縣成立了紅娘協會。“以前媒婆說成一樁婚事,最低也要收費5000元,紅娘協會則免費提供婚介服務。”義橋鎮黨委副書記步海霞說。
“兄弟,你把彩禮要那么高,你的面子里子都有了,娃娃將來的難心(困難)咋辦呢?”這是前不久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委宣傳部制作的微電影——《還要過日子》中的一句臺詞。
52歲的蘇澤林家住同心縣韋州鎮韋二村。男方家長提出為孩子結婚送聘禮,蘇澤林當即表示:“兩個孩子的人生道路要靠自己走出來。”他把6萬元聘禮退回了3.5萬元。
今:不講排場成共識
昔:大操大辦傷元氣
一天內辦結,只宴請直系親屬、近親和朋友同學,總共17桌;婚宴標準為每桌240元,包含煙酒;沒有彩禮;6輛親戚的私家車用作婚車……這是辛成龍和王明慧的婚禮清單。“以前少說也得三四十桌。”辛顯義說,“收禮金也按標準來,多一分都要退回去。其實更多的都是象征性給一些,關系好的也不超過100元。”
“為減少宴席大操大辦,汶上縣每個村都建立了紅白理事會,把辦事流程和標準都納入村規民約。” 汶上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白占德說,紅白理事會成了宴席“節流閥”。
在陜西省寶雞市渭濱區石鼓鎮石嘴頭村村民苗進寶印象中,以前逢喜事很鬧心:“從婚禮兩天前的晚上開始,主家就要擺席,菜不能停,煙酒不能斷。”近年來,石嘴頭村村民“過事”不再講排場。村委會主任、村紅白理事會會長秦明祥說:“現在,凡村民有操辦喜事的,事前要到村上備案,由紅白理事會派人前去監督,一看規格有沒有超標,二看食材是不是新鮮。”據介紹,寶雞市全市1729個行政村基本都成立了紅白理事會。
1日,市民成惜在寶雞某酒店辦婚禮,只擺了12桌,儀式簡單,比預算省了2萬多元。成惜說:“平時不論是從媒體上,還是小區公告欄中,都看到提倡節儉辦紅白事的宣傳。”寶雞市某公司婚禮策劃人王萍告訴記者,今年大部分來咨詢的年輕人,都表明了“不要講排場”的態度。
記者在江西贛州市于都縣嶺背鎮太陰山村下屋組,看到這樣一場簡簡單單的婚禮:沒有嗩吶、鑼鼓的吹吹打打,沒有司儀主持,沒有隆重的大排場,親朋好友紛紛道賀……新郎謝糧國說:“喜事儉辦讓我們感覺很輕松,結婚不再那么折騰人了。”
今:黨員帶頭領新風
昔:光靠禁罰不管用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的地方破除陳規陋習遇到了各種阻力,個別地方甚至有“回潮”之勢。有專家指出,轉變傳統觀念需要循序漸進,講究方法,一刀切的方式難以取得好效果。
破除陋習,先樹榜樣。汶上縣1.9萬名農村黨員全部簽訂了“移風易俗示范帶頭承諾書”,以實際行動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目前山東省成立了8.6萬個紅白理事會,理事會成員20萬余人。村民每件喪事的花費由原來的1萬元至2萬元,下降到現在的3000元至5000元,群眾負擔得到了減輕。
“移風易俗不能光靠禁或罰,傷面子反而有抵觸。這幾天我們正忙著說勸呢,慢慢形成風氣就好了。”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富民村紅白理事會會長郝正華說。
據介紹,大武口區12個村和各個社區都建立了紅白理事會,黨員干部簽署了“樹廉潔家風、建文明家庭”承諾書。大武口區星海鎮干部張漢升今年抱了孫子,他說,“按舊俗要大辦一場‘百日宴’,但是作為黨員干部,要率先垂范,我們只花了2000元邀請家人和親戚坐了坐,吃了頓便餐。”
“通過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發動黨員干部簽名承諾、落實報告制度,集體婚禮、旅游結婚等新婚俗漸漸流行起來。”大武口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金泉說。
欄目統籌:季健明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05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