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堅持問題導向中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7·26”重要講話精神)
“我們要在迅速變化的時代中贏得主動,要在新的偉大斗爭中贏得勝利,就要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國家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在理論上不斷拓展新視野、作出新概括”。習近平同志“7·26”重要講話等一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著一個鮮明的理念:問題導向。當代中國在轉型與變革中積累起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動能,同時也面臨錯綜復雜的矛盾和前所未有的挑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
堅持問題導向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
問題是實踐的起點、創新的起點,抓住問題就能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縱觀人類發展歷史,一切發展進步無不是在破解時代問題中實現的。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在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性變革中,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鮮明特色。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根本要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我們黨的領袖都是運用“問題論”的大師。馬克思提出,“問題就是時代的口號,是它表現自己精神狀態的最實際的呼聲。”正是在認識和把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等時代問題的基礎上,馬克思創造性地提出了剩余價值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規律,為全世界無產階級提供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就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時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通過回答和解決中國面臨的時代問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指導實踐突破的歷程。毛澤東思想就是在回答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通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等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改革開放以來,在正確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中,黨的幾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同時也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問題。在矛盾和問題面前,是遮掩回避還是直面擔當?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方方面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扭住深層次矛盾和重點難點問題持續發力、精準發力。5年來,正是以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為目標任務進行開拓性、創造性工作,才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使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重大成就。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