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中心11日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顯示,人民幣對美元連續11個交易日升值,突出6.5關口,創下2016年5月12日來的新高。人民幣對美元的本輪拉升有哪些內、外成因?未來對美元將繼續升值?出境游、留學等人士要不要盡早購匯?
人民幣兌美元強勢升值
去年底換的2萬美元虧9000元人民幣
“人民幣匯率即將跌破7”的預言猶然在耳,誰又能想到,僅用8個月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從今年年初的6.9498元(1月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一路攀升至6.4997元,累計上漲達到6.12%,甚至跑贏了部分銀行半年期理財產品的收益。
2016年11月2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跌破“6.9”關口;跨年之際,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再度走弱,1月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9526元,創下近年低點。
當時有一些機構或企業人士預計,人民幣2017年的貶值壓力將進一步加大。而這一系列的誤判,無疑給部分企業和個人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不少企業在去年年末判斷今年人民幣繼續貶值,根據這一預期做出與今年人民幣走勢相悖的財務安排。”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直言,有的企業因為看貶人民幣損失幾千萬,拉低了財報利潤增速4個百分點;虧損數億的企業也有。
此外,個人購匯行為也受到影響。某國有銀行理財經理告訴中新網記者,去年底曾迎來一波個人購匯的小高潮,很多在半年后、甚至一年后才有美元需求的客戶都選擇了提前購匯,理由都很簡單,想為日后購匯節省成本。
在北京某金融科技公司就職的蘇曉(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為購買美元保險,她在去年底就以1:6.94的匯率購買了2萬美元的外匯,共計支出人民幣約138800元;若以11日的匯率換算,只需要人民幣129800元,會至少比之前節省了9000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