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藍火!
神狐海域上空跳動的藍色火焰,釋放出深海中沉睡千年的能量,更是在譜寫中國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冰與火之歌!
今年5月,我國在南海試采可燃冰成功,標志著中國可燃冰科技水平達到世界一流。這其中,一位從事可燃冰研究20多年的專家功不可沒,他就是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可燃冰試采工程首席科學家盧海龍(見上圖,資料照片)。
“我因為可以省去不少學費選了這個方向”
2015年10月25日,在李四光學術思想研討會開幕式上,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教授盧海龍捧起印有“李四光學者”燙金大字的紅色證書時感慨萬千:“這不僅僅是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是盧海龍在中國乃至世界地質研究領域中所負使命的彰顯。
1985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地球化學專業的盧海龍,在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生部進行礦床地質學研究幾年后,赴日本留學繼續深造,“陰差陽錯”地搭上了研究可燃冰的“探索號列車”。
盧海龍這樣解釋自己的“陰差陽錯”:“那時候可燃冰研究是前沿科學,很多日本學生因擔心無法畢業而不敢研究。我呢,則因為可以省去不少學費選了這個方向。”就這樣,盧海龍選擇了這一生所從事的志業。
三年留學時光,盧海龍如饑似渴地吸收知識,如琢如磨地進行實驗,積累了扎實的學科基礎。1998年,盧海龍成為日本第一個天然氣水合物專業博士。
留學期間,盧海龍有了生平第一次跟隨考察船出海的經歷。當問及第一次置身茫茫大海的感受時,盧海龍的回答讓人有些意外:“最強烈的感覺,就是不想干了。”
原來,因為船小,海況也不佳,盧海龍上船后興奮了一會兒就開始嘔吐。因為暈船只能靠喝糖水來補充體力的盧海龍,一個星期后慢慢適應了船上的生活,繼續著魔似的研究可燃冰。
23年創造多個世界性“首次”,選擇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從小就學過《地質之光》這篇報告文學,李四光執著、堅毅、創新、踏實的科學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談及地質學前輩的科學精神,盧海龍充滿敬意。現實中,他也努力踐行著這樣的科學精神。
盧海龍心無旁騖,純粹執著地進行科研:出海,取樣,實驗,研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于,一塊指甲般大小的透明冰晶,讓盧海龍在業界嶄露頭角。盧海龍與科研團隊經過不懈努力,第一次真正取得了日本可燃冰的樣品,證明可燃冰在日本海域的真實存在,蜚聲海外。
隨后,盧海龍移居加拿大。從日本海到北極冰架,從馬爾馬拉海到秘魯,盧海龍在全球探尋可燃冰,不知疲倦。
多年努力換來可喜成績,盧海龍創造了許多個世界性“首次”:首次發現多成分可燃冰成分分布的不均勻性;首次確認了H型可燃冰在自然界的存在;首次提出“地層流體抽取法”的試開采原理與方法……這些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可燃冰的理論研究工作,他本人也得到日本和加拿大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晃23年,盧海龍早已適應多年的海外工作和生活,且日本和加拿大都給予他非常優厚的待遇,導師也極力挽留……留下還是回去?祖國正是急需人才時,豐富的人才政策也向海外游子頻頻拋出橄欖枝。無垠大洋,沒不了游子的愛國情;浪花淘沙,洗不了心中的報國志。
還是回國!2014年,海外漂泊多年的游子,乘著國家“千人計劃”的東風,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我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想為國家多做點事情”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采成功!”
一句簡單的新聞標題,凝結著中國科研人員的無數心血,盧海龍也傾注了畢生所學。
可燃冰因其產生的能量高、污染小,且儲量巨大,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的開采對我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回國后,盧海龍在北京大學組建了一支由地球化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微生物學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天然氣水合物研究團隊。這支團隊在開展可燃冰勘查和開發有關的基礎物理、化學性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試采可燃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我研究了一輩子可燃冰,想為國家做點事,這次試采可燃冰讓我有了報國的機會。”盧海龍說。
我國海域雖然可燃冰儲量豐富,但儲層條件并不好。盧海龍和科研團隊咬定青山不放松,從試采前的勘查準備到提出地層流體抽取試采法,再到可能出現問題的預案,他們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準備。
5月10日14時52分,點火成功!
從水深1266米海底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的天然氣,點火后閃爍著藍色火焰,令“藍鯨1號”鉆井平臺上的所有人都無比興奮……這是全球首次在泥質粉砂儲層中試采可燃冰成功,在世界科技史上鑄下了輝煌的烙印。
科研事業需要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年過五旬的盧海龍深知為國家培養人才的緊迫性,對待學生毫無保留,悉心培養。
“盧老師非常希望把學生培養成獨當一面的科研工作者,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博士生滕益華眼中,盧海龍時刻關注著學生的成長。
“我這一生,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想為國家多做點事情。”盧海龍說這番話時很平靜,亦如那風和日麗時的海面波瀾不驚,但聽者卻分明清晰地感受到他那一腔澎湃著的愛國赤誠……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4日 08 版)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