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絡廣播電視臺8月4日訊(記者:丁雨光) 安徽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緊緊抓住農業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為促進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打下堅實基礎。
4月天,在桐城市孔城鎮永成家庭農場水稻田里,一種開著紅紫兩色花的綠色植物長勢良好。永成家庭農場場長光永林告訴記者,這種植物叫紅花草又叫紫云英,可以用作水稻的綠肥使用,種一季紅花草再栽植水稻,可以大幅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光永林表示:“650畝田今年全部種了紅花草,紅花草種了對田塊有好處,對下季水稻肥料節省20%以上,我還獲得國家補助六萬多塊錢。”
近年來,安徽啟動綠肥和有機肥的替代化肥行動。目前全省綠肥推廣面積超過了800萬畝,并推動了綠肥產業的加快發展。最近幾年,安徽深入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同時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和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并推進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全省化肥施用量增幅自2013年首次出現下降后,近三年更是保持了負增長態勢,推動了安徽土壤結構和農產品品質持續改善。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張其安介紹:“我們采取一些措施,包括有機肥的替代,配方肥的研制,專用肥的推廣,肥水一體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包括農藝跟機械化的一些結合,能夠做到農業高效、肥料減施,產量不減、效益增加。”
7月的一天,由省農科院組織實施的“水稻機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技術”正在明光市的古沛鎮獲得全面推廣,科研人員在前期測土配方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插秧和施肥一次性同步完成的新技術,徹底改變了傳統水稻種植要分苗期、分蘗、抽穗和成熟四個階段進行施肥的繁瑣過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