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藏族村支書,一個漢族“老支書”,兩人挨家挨戶走訪、解說,把“土地流轉制度”推廣到了甘孜州爐霍縣,助當地群眾實現增收。這只是四川藏區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爐霍縣因地制宜重點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僅甘孜州“十三五”期間就要建設3個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由此逐步改變藏區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現代科學技術的注入,更是讓高原上“沉睡”千年的光熱資源,轉化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星星之火”。
題:藏漢兩支書攜手種出高原“脫貧果”
新華社記者惠小勇、葉建平、魏兆陽
傍晚,爐霍縣海拔3200多米的鮮水河谷,一排排灰白相間的大棚,在落日余暉下顯得蔚為壯觀。這是四川甘孜藏區第一個成規模的綠色蔬菜產業園。
高原蔬菜基地。新華社記者魏兆陽攝
34歲的藏族婦女阿佳,提著水桶正要離開大棚。“是鎮上介紹我來這里工作的。前兩個月每天80元,這個月漲到了100元。”
阿佳是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斯木鎮若海村人。愛人因病去世后,她獨自拉扯著兩個10多歲的孩子,是鎮上重點幫扶的困難戶。
3個月前,阿佳辭掉了縣城小學的“臨時工”,穿上了蔬菜基地的綠色工裝。與每月增收1000多元相比,變化更大的是,阿佳不再是那個只會種青稞、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的藏族婦女,而成為了一名能在高原上種植番茄、黃瓜等蔬菜水果的“職業農民”。
在這個高原藏區有機蔬菜示范基地里,像阿佳這樣家庭困難的“職業農民”有20多位。基地是盛煌農業公司投資打造的,老板盛學武來自我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在老家化龍鎮樂業村,老盛是擔任過26年村支書的致富領頭人。
山東壽光的漢族“老支書”盛學武正在打理蔬菜。新華社記者魏兆陽攝
年近六旬的老盛,為何要千里迢迢從齊魯大地跑到雪域高原種植蔬菜呢?原來,老盛的兒子盛珂曾在武警部隊工作,2008年駐守甘孜時,深感高原上吃不到新鮮蔬菜。2011年,老盛卸任村支書后,決定和兒子一起到藏區發展高原現代農業。
然而,老盛的基地建設,起步并不順利——在藏區,大多數群眾并不了解和熟悉在內地早已大范圍推廣的土地流轉制度。
幸運的是,老盛遇到了交流順暢的“同行”:已擔任吉絨村村支書7年的郎吉。于是,一個藏族村支書,一個漢族“老支書”,一家一戶地走,一筆一筆地算賬,進行了一場“思想動員戰”。
“種青稞、小麥等,每畝年收入僅300多元;流轉后每畝年租金500元、保底分紅100元。”郎吉說,剛開始,大家還有點不信。后來,先流轉的幾戶人家拿到了錢,大家就開始爭著流轉。吉絨村共58戶人家、900多畝地。短短幾個月,共流轉200多畝土地,涉及17戶人家。
很快,隔壁的若海村也提出,希望公司流轉他們的土地。目前,盛煌農業公司僅在斯木鎮就流轉了500多畝土地,建起了40個大棚。
藏族支書郎吉正在介紹村里建設綠色蔬菜基地的情況。新華社記者魏兆陽攝
流轉土地的群眾實現了增收,而根據流轉協議,基地用工優先考慮村里人,村里優先安排貧困戶。據統計,去年基地共支出勞務工資100多萬元,吉絨村人均增收2165元。
高原光熱條件好,早晚溫差大,種出的蔬菜口感好、銷路好。老盛領著記者走進一間大棚,里面滿是紅紅的小番茄。“這里一年兩季,一畝地能產1.2萬斤,每斤在當地能賣到10元,到成都的超市要賣到18元呢!”
“基地要發展,百姓要致富,最關鍵還要靠黨和政府!”老盛說,這幾年,當地黨委政府給了公司巨大的支持。周邊的基礎設施是浙江省和成都錦江區援建的;這幾天,政府還在幫助他們打井,準備進一步擴大大棚規模;還要成立相關村子和企業的聯合黨支部。
老盛的基地,是四川藏區大力發展現代農牧業的一個縮影。近年,當地因地制宜重點打造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僅甘孜州“十三五”期間就要建設3個百公里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帶,由此逐步改變藏區農牧民的生產生活方式。而現代科學技術的注入,更是讓高原上“沉睡”千年的光熱資源,轉化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星星之火”。(完)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