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評論員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一周年前夕,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完成太空“合體”、世界第一臺量子計算機誕生、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成功……重大科技突破捷報頻傳,大大振奮了國人精神,充分展示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輝煌成果和廣闊前景。
放眼當今世界,科技實力已成為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統統離不開強大的科技支撐。當前,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席卷全球,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研發和應用日趨成熟,新技術革命給了我們“彎道超車”的契機。面對科技創新發展的潮流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在尋找科技創新的突破口,搶占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先機。
在激烈的國際科技角逐中,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身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的歷史時期,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在新的歷史方位中,我們迫切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變,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
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我們要廣泛吸引海內外各方面專家學者為我國科技創新事業服務,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不拘一格,唯才是舉”“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建立競爭激勵與合作創新的體制機制,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高效利用。與此同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關心人才,愛護人才,為拔尖創新人才鋪路搭橋,加快改革束縛科研創新活動的不合理體制機制,為科研人才充分施展才華搭建更加廣闊的舞臺。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渡,勇進者勝。”從老一輩科學家苦心孤詣的不懈努力,到新時期科研攻關隊伍殫精竭慮的埋頭苦干;從落實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從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到深圳南山、武漢光谷,我國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道路上留下了堅實而篤定的腳步。在新的歷史征程中,讓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驅動中國巨輪行穩致遠,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譜寫新的壯麗篇章。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30日 01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