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大咖談”系列②
光明網北京5月27日電( 李政葳)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當前整個社會運行的基礎資源,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甚至思維方式。如何用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制造業轉型發展?
在2017數博會期間,浪潮集團董事長兼CEO孫丕恕認為,智能制造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融合創新,應將數據作用在制造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并產生價值,實現個性化、定制化、精細化的生產和服務,讓產業變得智慧。
孫丕恕認為,以數據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全球經濟復蘇發展的必由之路。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經濟正在茁壯成長,正引領人類社會由工業經濟時代進入數字經濟時代。而正在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制造業是數字經濟的現行產業,是實現數據社會化的“先鋒隊伍”。
在孫丕恕看來,真正的智能制造,不是高級自動化,而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產業融合創新,其本質上是傳統制造業+數據,從實現形式上來看是+互聯網和物聯網。在這一過程中,信息化扮演了智慧大腦和神經網絡的角色,能夠讓來自于生產流程、內部管理和消費市場上的數據動起來、用起來,實現無邊界信息流及大數據分析。這一方面需要用數據化的思維驅動智能制造,將數據作為企業的核心資產,打破過去線性流程的思維方式;另一方面要依靠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把研發、生產、物流、市場和銷售環節,都統一到智能數據平臺上,用強大的計算力在海量的數據中挖掘價值。
孫丕恕說,正在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一次綠色革命,它的目標則是工廠智能化,建設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模式。
“智能制造時代來臨后,大家的消費方式應該是C2M,人人都將成為造物主。即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利用制造資源生產自己想要的產品,這很大程度上會催生很多新的產品甚至新的物種。”孫丕恕說。
“數據流通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關鍵,將培育千萬中國數商。”孫丕恕說,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資料,必然在流通、應用中才能創造價值。當前仍有大量數據還沉睡在政府、企業、個人手中,數據的共享、開放、流通和應用程度還遠遠不夠,距離最大程度發揮數據價值讓全社會共享還存在巨大的鴻溝。當務之急是要讓更多數據流通起來。
為讓更多的數據動起來、用起來,加快實現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孫丕恕建議,加快推進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建設,形成工業大數據技術和標準體系,促進企業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形成面向多行業、多領域的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提升企業應用大數據的能力;同時,選擇高端裝備、機械制造等重點行業,支持骨干制造業企業、云計算企業聯合整合研發設計、供應鏈協同、智能工廠、產品銷售與服務等智能制造核心應用系統,搭建工業云平臺,幫助大型企業實現“云制造”,降低中小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成本。
談及最近的肆虐一時的勒索病毒,孫丕恕認為,現在有效的做法就是建立白名單,“找了樣本,再來治它”。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