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中,他們固執地堅守著內心的寧靜,憑著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創新傳統技藝,傳承工匠精神,大國工匠,匠心傳世。
工匠,勞動者。人生在勤,勤則不匱。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也是勞動創造的?煞Q“工匠”者,多是在勞動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工匠,既是稱謂,也是贊譽。
工匠是職業,也是態度,更是精神。依天工而開物,觀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為師,畢纖毫而傳神——工匠做事,有板有眼,一絲不茍,求真唯美。把一份勞動角色做到如此,工匠,就不再只是對工作身份的稱謂,而體現出一種特定的態度。態度,在經年累月的打磨之下,又會成為精神。工匠精神,自古至今,在中國勞動者的血脈里,從未缺席。
農業文明有工匠,工業文明有工匠,信息文明有工匠,生態文明有工匠。在田間地頭,精耕細作,汗水滴滴落,糧食粒粒收,是為工匠。在工廠車間,精打細磨每一個零部件,把工業產品做到極致精準,是為工匠。在信息技術的“0和1”中縝密推導,在大開大合的網絡世界里串聯纖毫,是為工匠。尋找生物多樣性中各物種間的微妙平衡,在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構建精準的綠色機制,是為工匠。
工匠既不平凡,又平凡。木匠千千萬,不見得人人都成魯班。廚工遍地走,未必都能煉成解牛的庖丁。工匠有門檻,功力到、工夫到,才成器。工匠的大門卻又是敞開的,但凡有心的勞動者,都可以成為工匠,或讓自己走在成為工匠的路上。
工匠既循規蹈矩,又不循規蹈矩。有規有矩,才可定方圓。循規蹈矩,在車床邊就是執行最精密的工業標準,在田地間就是恪守五谷生長的農事規律。工匠須有耐心,一個動作常重復成千上萬遍。工匠得有恒心,在該守的規矩、標準、尺度前,從不隨意妄為。工匠又要有足夠豐沛的好奇心,能工巧匠,不只是重復前人,還應是探索未知世界時的排頭尖兵——在循規蹈矩中堅守、傳承,在不循規蹈矩中創新、創造。
工匠既可復制,又不可復制?蓮椭频氖枪そ车木,以及工匠們身上所承載的勞動態度、勞動標準。不可復制的是每一位工匠的酸甜苦辣,每一位工匠的獨到魅力。工匠可多得,要復制工匠,工匠精神就是最好的基因、公開的密碼。工匠亦不常得,千錘百煉、千辛萬苦,都不過是一位偉大工匠誕生前的序曲。
工匠既需自身修為,又靠制度打造。工匠若想成器,必定慎獨、慎初、慎微,自我要求,自我加壓,自我監督。工匠心、工匠志,是養成工匠的核心原生動力。若想讓工匠精神在一個現代社會里傳承發揚,又需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保障所有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協調處理好復雜的勞動關系,創建有利于工匠成長的體制機制。
工匠自己可不計名利,社會要讓工匠有名有利。工匠之所以成為工匠,必是不求名、不逐利,必能克服寂寞、擊退誘惑、戰勝自我。而一個尊重勞動、鼓勵創造的國家,一個懂得尊敬工匠、呵護工匠的社會,則應讓默默勞作者得到合理回報,讓成大器者得到充分激勵——讓工匠有名,名至實歸;讓工匠得利,利予工匠,利在國家。
△馬榮是我國第一位人民幣人像雕刻的女雕刻家。她說:“鈔票的凹版雕刻需用心來創作”。1997年,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頭像首次獨立成為人民幣的正面主景,馬榮的人像雕刻作品斬獲冠軍,并分別應用于第五套人民幣50元、20元、10元和5元、1元人民幣上。而她首創的版紋間隔線雕刻法也被廣泛應用。
于國,工匠是重器;于家,工匠是棟梁;于人,工匠是楷模。中國夢目標在前,積跬步以至千里,每一個腳印,都由你我用工匠精神刻下。勞動者楷模在前,每一段人生,都不妨從工匠精神里,汲取最樸素的力量。
文丨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