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以文化為媒 促合作交流
——“一帶一路”人文交流與合作取得新進展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積極響應。在這一倡議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呈現出交流機制日益完善,多個層面同步發展的良好局面。以文化為媒,一座“民心相通之橋”正在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搭建起來。
來自文化部的統計顯示,在政府層面,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訂了318個政府間文化交流合作協定、執行計劃及互設文化中心協定,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11個中國文化中心。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機制化建設也在有序推進。據文化部“一帶一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謝金英介紹,文化部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共同建立五大聯盟,即“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圖書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博物館聯盟”“絲綢之路國際美術館聯盟”和“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其中,“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已于2016年10月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牽頭成立。“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也于2015年10月由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牽頭成立。“聯盟的建立和健全將為機制化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提供堅實保障。”謝金英說。
為推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與合作邁上新臺階,去年年底,《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向社會公布。“《行動計劃》提出了健全‘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機制建設、完善‘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臺、打造‘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動‘一帶一路’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文化貿易合作等五大任務,這將成為未來幾年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展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共同綱領和行動指南。”謝金英說。
為確保五大任務順利完成,《行動計劃》有針對性地制定了12個專項計劃,內容涉及“國際交流機制、國內合作機制、建設沿線國家中國文化中心、文化交流合作平臺、‘絲綢之路文化之旅’、‘絲綢之路文化使者’、藝術創作扶持、文化遺產長廊、‘絲綢之路文化產業帶’、動漫游戲產業國際合作、繁榮文博產業、拓展文化貿易”等12個方面。
《行動計劃》繪制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藍圖,那么如何將《行動計劃》落到實處?謝金英介紹,在文化交流領域,文化部將用好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西安)”、“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泉州)”、“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等平臺,打造好“歡樂春節”、“絲綢之路文化之旅”、“絲綢之路文化使者”、“一帶一路”藝術創作扶持計劃、“一帶一路”文化遺產長廊建設計劃等品牌活動,加強與沿線各國藝術家、文化官員、智庫、漢學家、翻譯家等的文化交流與互鑒,增進我國與沿線各國在聯合申遺、考古等方面的合作,全方位推動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此外,在文化傳播領域,文化部將繼續用好中國文化網(中英文版)等平臺,借助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新興媒體,搭乘“互聯網+”的快車,加快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當代優秀文化“走出去”,四通八達駛向“一帶一路”沿線各國。
在文化貿易領域,文化部將圍繞演藝、電影、電視、廣播、音樂、動漫、游戲、游藝、數字文化、創意設計、文化科技裝備、藝術品及授權產品等領域,開拓完善國際合作渠道。推廣民族文化品牌,鼓勵文化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鼓勵國有企業及社會資本參與“一帶一路”文化貿易,依托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推動骨干和中小文化企業的聯動整合、融合創新,帶動文化生產與消費良性互動。
《光明日報》( 2017年04月14日 03版)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