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南海艦隊井岡山艦和昆侖山艦進行聯合登陸演習
中國擴建海軍陸戰隊沒什么奇怪
趙小卓
最近,不少外媒都關注中國海軍陸戰隊擴建的問題。由于尚無官方消息,相關報道基本上都是猜測。世界上擁有海軍陸戰隊的國家多達幾十個,只是有些國家沒用“海軍陸戰隊”的名稱而已。既然如此,為何偏偏中國海軍陸戰隊建設受到如此“關照”呢?
究其原因,可能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給國際社會的印象太深,以致海軍陸戰隊成了外向型和進攻性力量的代名詞。中國正處在國防和軍隊改革時期,外界想從中國海軍陸戰隊的規模、結構和裝備調整中,讀出中國軍隊未來發展的走向。另外,因為中國軍隊規模龐大、現代化步伐快速推進,國際上又一直有人炮制所謂“中國威脅論”,因此我們的一舉一動容易被關注甚至放大。
但事實是,中國有著1.8萬多公里海岸線,海上安全環境復雜,發展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的海軍再正常不過。何況中國還面臨一些特殊情況。首先,中國是一個至今未完全統一的大國,臺灣問題還未解決。我們從未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中國全國人大十幾年前就通過了反分裂法。如果國家統一受到威脅,中國軍隊會動用一切手段予以維護,那就需要擁有相應能力和手段。
其次,這些年來中國海外利益不斷拓展,不僅“走出去”的企業和投資規模巨大,每年出境的中國人也早就突破一億人次。當一個國家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各方面都與外部世界建立密切聯系時,自然也會面臨諸多危險與挑戰,這其中就包括安全挑戰。2011年利比亞戰爭爆發后中國撤離在利比亞的人員、2015年從也門撤僑,都是例子。軍隊是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的武裝集團,海外維和、護航、撤僑等工作都需軍人去做。
中國反復申明走和平發展道路,這些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某些西方國家或媒體,不能簡單以某種力量或裝備的發展為根據,臆測中國的發展方向。
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核武器是地道的進攻性武器,可靠的第二次打擊即核報復能力是確保核威懾的最佳手段,換言之,戰略防御是通過可靠的核打擊能力來實現的。中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擁有了核武器,也是世界上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事實證明,中國擁有核力量后,沒有威脅任何國家,反而是給世界帶來大國戰略力量均衡,給亞太地區帶來了和平與穩定。
我們希望外界理解中國正當的國防建設,包括海軍陸戰隊建設。判斷一個國家是否對別國構成威脅,當然要看它的能力,但更要看意圖。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中國適當發展軍力實屬正常。外界不要只盯著中國軍隊的發展,更要看到中國的和平發展戰略,看到中國一如既往地走和平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