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六屆西安鼓樂藝術節
西安鼓樂是流傳在西安及周邊地區的大型民間樂種,是中國傳統器樂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和“中國古代的交響樂”。至今仍使用著唐、宋時期俗字譜的記譜方式,又被稱為是破解中國古代音樂史眾多謎團的一把鑰匙。演奏形式分為“坐樂”和“行樂”兩種,以其演奏風格分為僧、道、俗三個流派;西安鼓樂的曲目據不完全統計多達3000余首;單曲演奏長的可達20分鐘,套曲長的可達兩小時。2006年5月,西安鼓樂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歷史上西安鼓樂民間樂社有數十家,至今仍堅持正常活動的有周至縣南集賢東村、西村、長安區何家營、西安市東倉、大吉昌、西安都城隍廟等鼓樂社。樂社成員包括農民、教師、退休工人、學生等。這些樂社代代相傳,有嚴格的師承關系和自己的代表性傳承人及經典曲目。
2011年2月,何家營樂社在澳大利亞參加“中國文化年”活動
2015年6月,西安鼓樂在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演出
2015年10月,西安鼓樂在臺灣海星高級中學演出
2016年10月,西安鼓樂專場音樂會——亙古遺韻在西安音樂廳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展演
2017年春節,何家營樂社在荷蘭鹿特丹市街心廣場進行鼓樂表演
西安鼓樂使用的工尺譜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