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趙銀平 制圖:姜子涵
【學習進行時】2017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以“繡花”為喻闡明精細、精準的工作方法,又強調要“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語言生動,言淺意深。習近平以“花”喻政蘊含著怎樣的治國理政理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繡的什么花?
今年兩會,習近平兩次談到“繡花”。繡的什么花?
一繡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3月5日,習近平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在談到超大城市管理時,習近平如是說。
二繡脫貧攻堅:“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3月8日,習近平在四川代表團談脫貧攻堅,再次以“繡花”為喻。
繡花,落腳在一個“繡”字。繡的是精細精準、不跳針脫線;繡的是穩扎穩打、不急躁冒進。
這是方法論。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因為成簇成團,每一片花瓣都匯聚光彩。
習近平對民族團結、民族工作非常重視,重要的事情反復講。
今年兩會上,他到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強調,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團結穩定是福。回溯歷史,“我們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斗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來,民族團結“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大事”。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因為扎根在深厚的泥土之中。
“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通過演講、座談、回信等方式與青少年頻頻互動,對當代中國青少年寄予了殷切期望。
2014年,習近平在給西部支教畢業生群體回信中說:“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以你們為榜樣,到基層和人民中去建功立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別樣精彩的人生。”
少年強則國強。習近平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如何共建“百花園”?
當今世界,是一個互聯互通的世界。“地球村”里,唯有合作,方能共贏。
2013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作主旨演講時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同年9月G20峰會上,習近平再次引用這一詩句,進一步闡明中國對外開放、合作共贏之理念。
2016年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說,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于先賢理想,就是“萬國咸寧”“天下大同”。如何成就這樣的“百花園”?習近平的回答是建設各國間開放合作、共享共贏的“命運共同體”。
他說,“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與世隔絕的孤島”,各國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
“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各種國際場合大力倡導。
百花齊放、萬紫千紅才是今日世界應有的模樣。
為何要棄“奇花”摒“鏡花”?
2014年,習近平在內蒙古考察時,針對內蒙古大草原的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說:“綠化只搞‘奇花異草’不可持續,盲目引進也不一定適應,要探索一條符合自然規律、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
我們需要借鑒外來經驗,卻不可一味的拿來主義。畢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水土”之異,不可不察。
不惟綠化,治國理政也是如此。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說:“要抓實、再抓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他強調,在貫徹落實上,要防止徒陳空文、等待觀望、急功近利。
鏡中之花再美,終歸是虛無縹緲一場空。若想賞真花嗅真香,唯有真抓實干、腳踏實地,人民才能有真正獲得感、幸福感,“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無論是育美花,還是摒“鏡花”,為的都是這一莊嚴承諾。這正是習近平“花”之喻的深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