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發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深化之年。從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內涵更廣、任務更重。如何看待中國的改革進展?這種變化對世界意味著什么?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國外嘉賓熱議的話題。
轉型發展被“看漲”
“明智之舉”“方向正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獲得了眾多國外政要、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的點贊。
“毫無疑問,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向和路徑是正確的。”作為這個高級別論壇的“常客”,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告訴記者,中國要提升經濟質量,就必須優化經濟結構。
而中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的轉型發展,獲得了各方人士的認可。論壇外方主席、匯豐控股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說,中國現在不僅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也是貿易開放的“火炬手”。中國在經濟增長、改革步伐、轉型速度等方面都樹立了很高的標桿。
對此,國際機構也做出了高度評價。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近日發布題為《我們為什么看漲中國》的報告指出,更多轉向發展消費和服務業,著力推動結構性改革以及更專注于預防金融風險,將使中國在10年后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改革成效送“暖意”
精準發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是中國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點任務,參與論壇的各國際礦業巨頭沒有為中國去產能感到擔憂,反而認為會給企業帶來機會。
厄尼·思拉舍從事能源行業工作,他所在的Xcoal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冶金煤炭供應商之一。問及中國的改革是否影響到其公司在華業務,思拉舍搖搖頭,“這些改革更多影響那些低效的鋼鐵煤炭企業,而對于那些擁有現代技術的企業其實是好消息”。對于中國眼下正積極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拉舍認為“這路子走對了”。
“近一段時間,得益于基礎設施需求增加、煤炭價格上漲,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強勁復蘇,中國一家煤礦企業一筆訂單買了我們170臺設備。”美國卡特彼勒公司集團總裁杜樂謙如此描述中國經濟給他帶來的“暖意”。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費慕禮從實際情況出發,談到中國正在進行的“雄心勃勃的結構性調整”表示“改革已經初見成效”。
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在論壇上發布的一份報告恰好證實了這一點,報告稱,中國對鋼鐵、煤炭以及現在的鋁行業所進行的結構性改革是有效的,去產能實現了對自然資源的更高效利用,商品價格反彈,企業盈利能力有所恢復。
世界影響受期待
“大家正拭目以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如此評價中國的改革舉措。與會各方人士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轉型發展具有世界性的影響。
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今年首次以世界銀行首席執行官身份出席論壇,她為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點贊”,并進一步說:“從更廣層面來看,對中國有利的結構性改革,對世界經濟也會有所裨益。”
在沃爾沃集團總裁、首席執行官馬丁·倫德斯泰特看來,當前中國在世界的地位舉足輕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有助于中國實現可持續、有韌性和包容普惠的發展,這也將對全球產生影響。“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經濟空前緊密地聯結在一起,中國改革不僅僅是國內事務,也將對全世界產生深遠影響。”他的話道出了更多跨國公司的心聲。
行動昭示決心,信心傳遞力量。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經濟,中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示出中國破解難題的決心和方案,無疑給全球經濟注入了更多的確定性。
(綜合本報和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