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5日電題: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向深處發力——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典型經驗做法之三十一
新華社記者 羅爭光
一枚小圖章,管著大市場。
國務院第三次大督查發現,2013年以來,國務院已分9批審議通過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共618項,持續向市場和社會放權,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著眼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已成為國務院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當頭炮”。
大力削減著力攻堅
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累計取消下放618項,提前兩年完成削減三分之一的任務;全面清理453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讓“非行政許可審批”這一概念成為歷史;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許可事項目錄清單,分3批共取消269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單,分3批取消320項;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目錄清單,3批精簡了85%……
一系列數據背后,是國務院審改辦近年來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向市場和社會放權的真實寫照。
對于社會反映強烈的辦證多辦證難、“奇葩證明”等問題,國務院審改辦還推出了針對性舉措,如2015年對重復辦理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整合由食品監管部門一家許可、統一監管,全國240多萬家餐飲企業、1400多萬從業人員從中受益;2016年,減少兩項建設工程防雷資質許可,合并一項許可,每年可使20多萬個工程項目避免重復許可,約縮短辦理時間40天。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