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中央黨校,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開班式上,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
這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第4次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下稱“研討班”)上講話。前3次分別是2014年2月17日、2015年2月2日、2016年1月18日。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李冉教授認為,2月13日開班式上習近平的重要講話,突出強調(diào)了“講政治”。只有全黨尤其高級干部把“講政治”理解落實好了,才能興黨強黨,進而強國。這個講話,相當于給高級干部上了一堂黨課,把“自己應該怎么做”“隊伍應該怎么帶”這兩個問題講清楚了。
■ 聚焦重大主題
本報梳理發(fā)現(xiàn),十八大以來的4次研討班,主題分別圍繞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涵蓋“四個全面”的每個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從嚴治黨。相應的,4年來,習近平在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分別聚焦 “四個全面”的一個方面。
2014年的研討班,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在開班式上指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這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應有之義。
2015年的研討班,聚焦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班式上,習近平要求,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帶動全黨全國一起努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不斷見到新成效。
2016年的研討班,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在開班式上說,要深入學習領會創(chuàng)新、協(xié)調(diào)、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jīng)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確保如期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
最新的這期研討班,聚焦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說,黨中央決定舉辦這期研討班,目的是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這個層面把全會精神理解深、理解透,把《準則》《條例》各項規(guī)定把握精、把握準,以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思想到位、行動對標帶動全黨貫徹落實,以解決突出問題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動全會精神落到實處。
■ 關鍵詞備受關注
從2014年到2017年,每一期研討班中都有一些關鍵詞備受關注。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2014年研討班的關鍵詞。習近平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zhí)行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兩者相輔相成。
“關鍵少數(shù)”是2015年研討班的關鍵詞之一。習近平強調(diào),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領導干部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帶頭遵守法律、執(zhí)行法律,帶頭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huán)境。
“新常態(tài)”是2016年研討班的關鍵詞之一。習近平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顯著特征就是進入新常態(tài)。謀劃和推動“十三五”時期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就要把適應新常態(tài)、把握新常態(tài)、引領新常態(tài)作為貫穿發(fā)展全局和全過程的大邏輯。
最新一期研討班,“慎獨慎微”備受關注。習近平說,對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來說,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始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終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 強調(diào)抓好落實
“制定出一個好文件,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于落實文件。”習近平在2014年研討班開班式上如是說。每一年開班式,習近平都會就學習貫徹黨的全會精神提出要求。
2015年,習近平就如何抓住“關鍵少數(shù)”作出指示。他強調(diào),學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要系統(tǒng)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準確把握我們黨處理法治問題的基本立場。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方向要正確,政治保證要堅強。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
2016年,就如何適應經(jīng)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習近平指出,要著力實施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戰(zhàn)略,抓住了創(chuàng)新,就抓住了牽動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全局的“牛鼻子”。我們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善于“彈鋼琴”。
最新一期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指出,學習領會《準則》《條例》,必須緊密結(jié)合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來進行。《準則》《條例》每句話都有深刻內(nèi)涵和明確指向,都不是可有可無的。大家要反復學習、反復思考、反復對照,不能大而化之、囫圇吞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