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黑龍江哈爾濱值班民警曲玉權出警后遭嫌疑人襲擊,受傷身亡,年僅38歲;2月3日,安徽樅陽民警陳玉龍深夜出警,因勞累引發氣厥暈倒在地……在萬家歡樂時節,人民警察的敬業奉獻,讓人震動。
萬家燈火,總要有人負重前行。警察是和平年代流血最多、犧牲最大的職業群體。2015年,全國公安民警因公犧牲438名。2016年的數據還未發布,而僅我身邊的同事,已經有3人將統計在這項數據中。曾有同事自嘲,位居中國警察夢想指數排行榜前列的是:活著、不負重傷、不被誤解……對于每一名奮戰在一線的公安干警和他們的家屬來說,這或許是最真切的期盼,也是最樸素的希望。
時間的印記中,有太多的感動來自于公安干警這一群體。元旦剛過,有著“戰神”之稱的佛山公安林偉光,在抓捕犯罪嫌疑人時不慎從十幾米的高速橋掉下,身受重傷被送進醫院搶救,妻子一直守護在病床前,這位曾在婚禮前夕親手為因公受傷的丈夫縫了37針的警嫂,要再一次經受刻骨銘心的考驗;廈門好民警陳清州,從警21年來為無數群眾點亮平安之燈,卻不幸罹患肝癌;黃岡民警吳俊以身堵爆,身負重傷……對大部分沉浸在歡樂喜慶中的人們來說,警察就是“我看不見你但我知道你在”的安全感;而對家屬們來說,警察卻是“原來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運”。
然而,與感動相伴的,還有不解。今年元旦前夕,南京一名特警與剛領證的妻子隔空合影,原本溫情的瞬間,卻有人質疑作秀。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當然可以有多樣的表達。正是公眾不斷深入的觀點表達、輿情聚焦,推動了法治建設不斷深入,也讓司法機關更有直面自身問題的決心和勇氣。不過,一個健康的社會,同樣也需要不同群體的相互理解與信任,人民警察歡迎人民的監督,也真心渴望輿論的點贊和鼓勵。只有警、民、媒之間良性互動,才能在紛繁復雜的輿論場上,讓真正的“正能量”沉淀成輿情主流、民意底色。
而要實現這種互動,離不開規則的制定和執行。人民警察法修訂草案的公布,就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大舉措。將“從優待警”正式寫入法律;保障人民警察依法履職,增加免責補償權;設立人民警察日……草案實實在在地考慮到了目前警隊存在的很多問題,也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方案,給全國公安民警巨大鼓舞。草案中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規則;再往深了說,就是法治。只有構建出一個純凈、規范的法治環境,人民警察執法才更有底氣,老百姓監督才更加順暢。
“規外求圓,無圓矣;法外求平,無平矣。”在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我們期盼法治不斷完善,能夠發揮最大程度的保障作用,讓老百姓享有最大程度的安全感;我們期盼警民關系更加和諧,能夠釋放更加溫暖的善意,讓老百姓感受到更優質的服務。而這,就是我們警察的職業夢、中國夢。
(作者為南京市公安局地鐵公安分局民警)
《 人民日報 》( 2017年02月06日 05 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