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與傳統零售業,正攜手擰成“新零售”的長繩。作為新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零售”不僅改造著傳統企業,也為它們轉型升級提供了契機。對于電商平臺而言,只有不斷創新,重構新業態,才能用實際行動擁抱“新零售”帶來的長期發展機遇——
2017年新年伊始,老牌零售企業銀泰終于成為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嫡系”,阿里巴巴將以74%的持股比例,成為銀泰的持股股東。
這筆交易,被業界視為阿里巴巴嘗試建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試驗田”的一塊“根據地”。正如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說的那樣:“阿里巴巴集團正與線下零售商共同重構傳統業態,創新用戶消費體驗,用實際行動擁抱‘新零售’所帶來的長期發展機遇。”
網絡購物與傳統零售業,正攜手擰成這條被稱為“新零售”的長繩。作為新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新零售”不僅改造著傳統流通業,讓傳統制造業找到了一塊轉型升級的“敲門磚”,也同時在賦能互聯網產業,讓它們有機會在流量紅利期告一段落的“下半場”創造出新的機會。
在日前發布的《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中,預計到2020年將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40萬億元,同比“十二五”末翻一番,網絡零售額達到10萬億元左右,“新零售”被寄予厚望。然而,“新零售”到底帶來了怎樣的變化?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又將帶來怎樣的未來?
新鏈條帶來新面孔
紹興老板陳國忠的雅格制衣廠靠網購轉危為安。2012年,這家過去專做外貿生意的服裝工廠因為缺少訂單走掉了一半工人,但現在作為專接網店訂單的“淘工廠”,去年雅格制衣廠的業績已經沖到了600萬元。在生存之外,從外貿轉向網購,也徹底改變了這家工廠的生產方式。“做外貿一年最多100款,1000件以下的單子都不接,但現在一年要出400多款,一款一般只有100件到200件。所以我們開始嘗試流水線分工承包的方式改造流程,除去布料成本以外,再根據生產步驟分包給小團隊或者工人。”陳國忠告訴記者。
這正是“新零售”賦能制造業的一個縮影。小批量多批次快翻單的柔性供應鏈讓制造從粗放變得精細。“互聯網的普及,顯著拉近了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使得生產方式發生了劇烈的變革。”中國社科院中國社會科學評價中心主任荊林波如是表示,“從以福特、豐田為代表的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發展到以戴爾等IT企業為代表的大規模定制化生產,未來則推動制造業向個性化定制的C2B為主。”
個性化定制已初顯熱度,包括網易的網易嚴選平臺和京東的“京·制”戰略都在朝著C2B的方向努力。“為了解決定制化生產帶來的不確定性,多樣性和復雜性問題,需要企業在從接到訂單,到生產制造,再到交易完成的過程中,依靠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現對人、原材料、機器的每個加工動作和行為的自動、在線、實時、全面的記錄。”荊林波看來,這將直接為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契機。
更重要的機遇來自產業鏈上種種新面孔的出現。“網紅、直播等新業態的出現,預示著消費過程正在轉向社交化和娛樂化。但它們往往完全不懂生產,這就勢必要對整個后端供應鏈實行大規模調整和改造。”柔性生產服務商辛巴達的創始人李勇表示。在他看來,未來的生產制造將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系統接到訂單后將其打散成為各個業務模塊,通過算法分配到產能網絡中的若干工廠,并由生產服務中心負責面料采購、品質監控及物流配送。”新的角色由此誕生,“我們稱之為供應鏈專家,它們專門負責跟單,以及整個訂單生產過程中的人工協調。”
生產性服務業同樣隨之創新。來自阿里巴巴的數據顯示,在淘寶天貓平臺服務市場上,僅客服外包、攝影、咨詢服務、招聘、培訓、質檢品控以及定制類設計已聚集超4.5萬家服務商,為千萬淘寶及天貓賣家提供服務,成為新的規模增長點。
新生態創造新玩法
銀泰百貨杭州下沙工廠店營業部經理金萃見識過傳統百貨業的熱火朝天。“11月16日是銀泰的店慶日,那時候每逢店慶連商場玻璃門都要拆掉,怕被人流擠碎,每層要開100個收銀臺,凌晨3點還有消費者在挑電視機。”但后來,時代變了。
電商的擠壓讓不甘心成為“試衣間”和“展覽館”的傳統零售業“憤而觸網”。但它們很快就發現,靠單打獨斗將店里的商品通過網絡售賣并不容易。2013年,王府井網上商城上線試運營,當年財報顯示,王府井投入電商的資金達到6570萬元,但項目虧損近2775萬元。
這也正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的價值所在,對于傳統零售業來講,“新零售”的意義在于從供貨、物流到售賣、營銷在內的各個環節與互聯網徹底打通,在把過去能做的事做得更好的同時,“新零售”更意味著讓傳統零售業做到過去做不到的事情,建立起全新的生態。“從未來的消費方式看,產業價值鏈和流程上,包括設計者、生產端、品牌商、批發商、零售商在內,整個流程都要重構,這對零售商的改變也將是一個全面化過程。”大潤發中國董事長黃明端表示。
對于傳統零售業來說,向“新零售”轉向,首先需要的是在頂層設計上重新構架。去年11月份,王府井集團宣布成立全渠道中心,將原來的市場部、電商公司和全渠道項目合并重組,升級為直接歸屬集團總部中的一個重要業務中心。國美同樣宣布整合國美在線、國美+、國美海外購及國美管家四家子公司成為新的國美互聯網生態(分享)科技公司,并由國美電器CFO方巍兼任新公司CEO。方巍表示,新互聯網公司的成立,不僅僅是對原有國美在線的升級,更是對整個國美電器零售的升級。對電商、海外購、售后服務等整合,將讓新的互聯網公司成為整個國美集團業務中的唯一入口。
新流程誕生新決策
傳統零售業也開始逐漸接納互聯網品牌、平臺和服務商進入線下,并且與自己的資源對接,創造出新的玩法。金萃所在銀泰百貨杭州下沙工廠店,就大量引入了互聯網品牌。“購物者也不需要排隊結賬,只需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就能直接支付,并可以選擇直接從原產地快遞回家。”金萃告訴記者。物美則和“多點”“鏈商優供”達成戰略合作,將線上與線下通過采購與物流渠道有機結合在一起,把物美實體店打造成社區服務中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新零售”時代,零售各端的協作,合理搭配,使未來零售流程更加優化,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來自互聯網的大數據也在為傳統零售業提供指引。口碑CEO范馳告訴記者:“我們甚至能夠統計出來,如果消費者買了鮮奶吐司就會更喜歡搭配酸奶,如果購買了蔬菜培根三明治,通常會搭配棗奶或者蛋奶。浙江企業一鳴真鮮奶吧利用這些數據,打造‘早餐最佳搭配’概念套餐,傾向性地進行推薦營銷,效果明顯。包括產品設計、展示方式、獲客途徑甚至柜臺位置安排,這些都可以通過數據來精準地幫助線下零售企業決策。”(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 靜)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