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之聲評論員陳愛海
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說,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是打開的,不會關上。開著門,世界能夠進入中國,中國也才能走向世界。這重申了中國的一貫立場,向世界釋放了中國將繼續開放的積極信號。
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打開,是尋找全球經濟難題解決之道的必然要求。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發展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下行壓力導致人心不穩,未來之路迷霧重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要打開大門,走出家門,共謀發展大計。只有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才有可能實現互利共贏。不論大國小國,富國窮國,強國弱國,誰執意關上大門躲在自家的屋子里,誰就早晚會被“凍僵”乃至“凍死”在陰冷的角落。
“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打貿易戰的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人類早已成為命運共同體,自我封閉、貿易保護“害人不利已”,發展動能更不可能持久。
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打開,也是中國展現大國擔當的必然要求。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得益于世界,更為世界帶來機遇。這種機遇包括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和更寶貴的合作契機。中國如果關起門來搞發展,不但自己發展不好,也必將拖累世界經濟。
今天,中國開放的速度和程度有目共睹。“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把中國機遇轉化為世界機遇,一系列重大項目已落地開花,為相關國家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前不久,國務院印發《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20項具體措施,目的就是創造更開放、更便利、更透明的營商環境。
習近平主席這樣比喻:“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不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中國發展得好,世界才能發展得好。中國的大門對世界始終打開,必將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正能量”。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