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熱點聚焦)
本報記者 李 婕
2016年,中國超過1000萬人告別貧困。近日,中國社科院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編撰的《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6》公布了這一數字,意味著“十三五”脫貧攻堅首戰告捷。回看歷史,以7億多貧困人口為起點,中國在這場戰役中已經艱苦奮戰將近40年;面向未來,到2020年,中國現存幾千萬貧困人口將全部脫貧。有目標、有思路、有舉措,在這場世界范圍內的脫貧戰爭中,中國成績斐然。
扶貧成績絕無僅有
“1000萬”這個數字背后,是中國貧困家庭擺脫貧窮的實在收獲與喜悅。2015年,中國明確到2020年的減貧目標——“未來5年,中國現有標準下7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僅這個數字,就相當于許多國家現有的人口規模。照此計算,每年脫貧人數不少于1000萬。
中國確立每年千萬的減貧任務,有充分的歷史依據。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改革開放30多年來,7億多貧困人口擺脫貧困,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2015年的5575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5.7%。
聯合國《2015年千年發展目標報告》顯示,中國極端貧困人口比例從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實現比例減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這么快、這么大規模的減貧。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對此,《紐約時報》評價,極端貧困人口的大幅減少主要應歸功于中國取得的經濟進步。《赫芬頓郵報》則指出,世界減貧成績“最大的功勞來自中國。中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歸功于經濟發展,離不開政府在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