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光明論】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 鐘春平 劉誠
12月14日至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初步確立了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其主線則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還強調,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可見,改革將成為2017年中國宏觀經濟的主旋律,各類經濟政策的實施都不會離開改革這個主線。
一、“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改革從方案準備期步入深化攻堅期
今年年初,中央深改組第二十次會議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頭三年是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三年,2016年要力爭把改革的主體框架搭建起來。在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則進一步明確,主要領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臺。這表明,改革的主體框架已經如期搭建完畢,下一步改革將從方案準備期步入深化攻堅期。社會上也存在“文件多、落實少”的質疑聲音,而我們相信“四梁八柱”立穩之后,2017年及之后的改革將更強調深化、攻堅和落實,回應社會訴求和民眾獲得感。
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是最大的紅利。要實現穩中求進的目標,最終落腳點還是在改革上。會議強調,要按照統籌推進、重點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發揮改革牽引作用。我們可以預期到,2017年,三去一降一補、實體經濟發展、三農問題、房地產、國企等宏觀經濟的主要方面,甚至宏觀經濟政策本身,都會更多地采用改革的方式來謀取更長久的發展動力。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有實質性進展,突出振興實體經濟
中央認為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結構性問題,出路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議認為,我國經濟運行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想辦法。
不可否認,2016年供給側改革取得了良好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去產能”過度依賴行政化舉措,很多地方不是去產能,而是去產量,導致去產能沒能真正形成一種平衡的動態的供求關系;“去庫存”沒有充分考慮地區差異,推進三四線城市樓市去庫存卻拉動了一二線城市房價暴漲;“去杠桿”民企杠桿率降低了,但國企、地方政府平臺負債率高企,等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2017年將推動“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會議針對五大任務進一步提出攻堅方向,部署具體,重點明晰。“去產能”方面,繼續推動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防止已經化解的過剩產能死灰復燃,做好其它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去產能工作;“去庫存”方面,堅持分類調控、因城因地施策,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去杠桿”方面,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降成本”方面,在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補短板”方面,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
會議將振興實體經濟列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要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2014-2016年在貨幣超發下房地產金融過度繁榮,與之相對應的是實體經濟產業空心化風險加劇。為了保持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會議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既要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也要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全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此外,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亮點是農業。農業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一環。根據會議,明年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從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改革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和收儲機制、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方面,全面確定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施力重點。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