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日本而言,歷史認知不是可以隨意取舍的戰略籌碼,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外交手段
12月13日是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人民同國際社會一道深切哀悼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讓亞洲乃至世界的集體記憶中銘刻那段黑暗歷史,是為了和平的長遠。
近年來,世界關于南京大屠殺的認知正在逐步加深。中國政府設立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檔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許多相關展覽相繼在海外舉行,這些舉措幫助越來越多的人去認識、思考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三大慘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殺。
一個多月前,法國卡昂和平紀念館館長格里馬爾迪在一場南京大屠殺相關展覽開展儀式上說,二戰實際上是從中國戰場開始的,中國人民和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各國人民在戰爭中飽受非人道的痛楚。今天,類似的聲音愈加普遍,充分說明隨著南京大屠殺以及二戰期間中國戰場相關歷史為更多人所了解,世界對二戰的反思正在打開新維度。
南京大屠殺發生在79年前,二戰結束也有71年了。然而,歷史從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南京大屠殺是駭人聽聞的反人類罪行,是人類歷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頁。任何人要否認這一事實,歷史都不會答應。今天,人們繼續銘記這段歷史,是出于捍衛國際公理正義,出于內心深處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而不是要延續仇恨。
不久前,有消息傳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赴珍珠港進行訪問。面對這一打著“歷史牌”的外交舉動,有日本媒體第一時間指出:安倍更應該去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
輿論的上述反應,恐怕只有放在日本處理歷史問題的整體脈絡中,才能得到更準確理解。近年來,以安倍政府為代表的日本右翼政治力量,在歷史問題上開倒車的跡象十分明顯。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歷史教科書等問題密集爆發,引起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廣泛質疑。幾個月前,日本文部科學省公布的新高中教科書審定結果,再次出現了粉飾戰爭罪行、刪減南京大屠殺相關內容的做法。
在此背景下,國際社會很難相信安倍的珍珠港之行,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之旅”,也難怪各方多從戰略層面審視該舉動——通過訪問珍珠港做出姿態,日本政府希望“減輕”日美同盟的“歷史包袱”,進而為自己的一些現實戰略考量服務。
且不說日本的戰略考量是否能夠拿得上臺面,其對待歷史的機會主義態度,本身就隱藏著真實危險。歷史真相不容篡改,歷史記憶不容抹去。歷史就是歷史,不想、不愿、不敢觸碰某一段歷史,并不意味著它就不存在。
美國人不會忘記珍珠港被襲以及其后發生的太平洋戰爭;東南亞一些國家不會忘記日軍摧毀他們的家園、奴役他們的人民;中國人民同樣不會忘記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給國家、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對于日本而言,歷史認知不是可以隨意取舍的戰略籌碼,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外交手段。昔日軍國主義侵略歷史是日本必須誠實對待的一段完整歷史,而不是一道選擇題——提起這一段卻丟下另一段,這不是對待歷史的應有態度。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時至今日,銘記南京大屠殺的苦難,依舊是人類的道義必須。作為昔日的戰爭發動者、罪行實施者,日本能否真正承擔起歷史責任?這個問題,必然逃不脫世界的審視和正義的評判。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13日 03 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