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絡扶貧推進現場會于11月29日在江西省東南部、贛州市東部的寧都縣召開。這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客家祖地,是文鄉詩國、蘇區搖籃、贛南糧倉、贛江發源地,記者在此深刻領悟“要致富先修路”,互聯網讓老家不再遙遠的現實。如果你在江西南昌昌北機場乘車到寧都縣有300多公里,火車需要4個小時,汽車需4-5小時,高鐵到最近站再轉汽車也需要2個多小時;如果你在贛州黃金機場落地,到達寧都縣城也還有200多公里,乘汽車需3-4小時;井岡山機場相對近些,乘車到縣城也需要2-3小時。這都是在近年來江西省市縣高速公路陸續修通情況下,試想沒有高速、未通火車和汽車時代,寧都縣城的老百姓是怎樣的生活?或許到一次省會城市南昌都是當地人一輩子的夢想,家鄉的美食美物也只能自產自銷、維持溫飽。廖奶奶,贛州瑞金一個普通老人,她去過南昌,85歲高齡時到了北京,更因為互聯網讓全國各地的人因咸鴨蛋而認識她,有的慕名前來贛州,更多通過電商方式認識了“廖奶奶咸鴨蛋”。
廖奶奶
廖奶奶咸鴨蛋,在淘寶網等平臺銷售,常出現供不應求現象
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在全國網絡扶貧現場推進會上表示,江西是革命老區,也是扶貧開發的重點區域。贛州作為江西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推進網絡扶貧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著力打通農產品銷售的“最后一公里”,為貧困群眾提供優質的文化教育資源。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農村電子商務交易額近120億元,帶動了包括貧困群眾在內的20多萬人創業就業。江西省委網信辦主任郭建暉介紹,針對貧困農民創業無渠道、無技術、無經驗的情況,面對大量優質農產品產在深山無銷路的困境,江西省明確提出以“農產品進城”為主體思路,以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為重點,實施電商扶貧工程。目前,該項工程已建成電商脫貧站點1336個,覆蓋貧困戶2.7萬戶,建設電商運營中心43個、倉配中心37個、電商產業園1個。打造出了贛南臍橙、南豐蜜桔及“廖奶奶咸鴨蛋”、“老俵情”等一系列網上品牌。
11月29日下午,記者來到了贛州市寧都縣小布鎮“互聯網+農家電商”、賴沙電商村、寧都電商園等地方。
在參觀小布鎮的電子商務平臺時,小布鎮黨委書記李明生向記者介紹,小布供銷e家店是興農電商公司“1號店 特產中國 寧都館”和“供銷e家”電子商務向農村延伸的終端,這樣的店,在寧都每個鄉鎮每個村都有。該店自今年6月開辦運營至今,立足本地資源,實現O2O線上線下聯動和“紅色資源+本地特產”融合發展模式,4個多月來,已銷售本地農副土特產11萬余元,其中為貧困戶銷售農副產品76000余元,為農民代購生活用品36000余元。
小布“供銷e家”電子商務平臺
小布鎮大土樓村電商服務部
賴沙村是竹笮鄉下轄的一個自然村,距離縣城8公里,這個村子以安置深山移民和進城農民為主,兼顧安置農改戶、拆遷戶的新農村建設點,是寧都規模最大的新型農村社區。賴沙電商村實施“互聯網+電商”扶貧模式,鄉政府第一期已空出30余套房為電商提供辦公場地,第二期準備空出80套,即將交付使用。且免費提供辦公場地、桌椅、寬帶等基本辦公設施,為入駐的企業(商戶)創業提供可靠的硬件保障。成立電商服務部,為電商戶(企業)和貧困戶搭建溝通平臺,把周邊群眾,特別是貧困戶生產的土特產等產品及勞力等信息及時介紹給電商戶(企業),同時把電商戶(企業)需求的產品及勞力要求等信息及時提供給當地群眾,為當地群眾、特別是貧困戶解決產品銷售及務工就業等問題。目前已有42家企業(商戶),從業人員90余人,至今年9月份,電商村營業額達到1.5億元,直接帶動村民就業550人,其中貧困戶120戶387人,年人均收入增加2600多元。
第三期建設完成后,將能夠容納480多戶電商企業入駐,解決村民就業2000多人,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致富。據竹笮鄉黨委書記陳林生介紹,未來他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培訓力度,通過聘請專業人員講課,引進電商高端人才,與專業院校和培訓機構合作培訓專業人才,鼓勵帶動更多人員從事電商創業。不斷推出高端化、多樣化、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力爭把賴沙電商村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電商扶貧的新樣板。(記者 石 璐)
竹笮鄉賴沙電商村
竹笮鄉賴沙電商村特色產品分布圖
寧都電子商務孵化園(簡稱寧都電商園)于2014年9月正式運營,是江西省最早開業運營的縣級電子商務產業園,被江西省商務廳授予“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寧都電子商務孵化園
寧都電子商務創業園
“扶貧先扶智”。據了解,寧都縣近年來大力開展網絡扶智,通過“互聯網+教育”,繼續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優質教育資源,輸送到貧困地區,逐步擴大“在線課堂”開設規模,讓貧困地區孩子“同在藍天下,共享優質資源”,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內動力。
小布鎮中小學校引進“互聯網+智慧校園”讓學生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小布鎮中小學校歡樂孩子
江西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農村電商工程幫助貧困群眾搭乘互聯網脫貧致富
江西網絡覆蓋工程
江西農村電商工程
依托特色產品打造美食節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