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22日電 題:引領中拉關系駛入新航程——解讀習近平主席在秘魯國會的演講
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地時間21日在秘魯國會發表題為《同舟共濟、揚帆遠航,共創中拉關系美好未來》的重要演講,積極評價中拉關系跨越式發展成就,為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發展規劃藍圖,重申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共享發展機遇。
此間專家表示,這是習近平主席面向拉美地區一次系統、全面、深刻的政策闡述,立意高遠,內涵豐富,為未來中拉合作指明了方向,展示中國智慧,傳遞發展信心。
規劃中拉未來合作藍圖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四年來,習近平三次踏上拉美這片土地,凸顯拉美在中國外交整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來,中拉關系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4年,中國同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領導人舉行首次集體會晤,確立了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建立了中拉論壇,推動中拉關系進入整體合作和雙邊合作并行互促新階段。
習近平為引領中拉關系向更高水平發展提出四點建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讓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行穩致遠;推動發展戰略對接,讓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乘風遠航;推進合作換擋加速,讓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滿載繁榮;實現合作成果共享,讓中拉命運共同體之船造福人民。
“這四點建議為新形勢下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習主席特別提到發展戰略的對接,充分考慮到合作對象的發展愿望和利益需求。”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袁東振說。
專家指出,中國和拉美都處在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都面臨產業結構升級的挑戰,雙方在經貿、社會發展等方面互補性強,中拉合作不僅可以幫助拉美國家改變依賴原材料出口的傳統經貿模式,也有助于中國轉移優質富余產能、加快企業“走出去”,實現雙贏。
在習近平提出的中拉關系“五位一體”新格局中,人文交流是重要的一極。在演講當天,習近平主席與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共同出席了“天涯若比鄰——華夏瑰寶展”,為中拉文化交流年活動畫上圓滿句號。他在演講中也提到,要開展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讓中拉合作在物質和精神層面同步發展。
“習主席的三次拉美之行中,人文交流活動都是亮點之一。他從戰略高度、以頂層設計推進中拉文化交流,為中拉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更深層次動力。”前駐烏拉圭、委內瑞拉大使王珍說。
堅定鑄就中拉命運共同體信心
習近平在演講中強調,中拉雙方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共同打造好中拉命運共同體這艘大船,在實現中國夢和拉美夢的道路上精誠合作,推動中拉全面合作伙伴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發展。
中國和拉美都面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任務。近年來,受大宗商品和石油價格下跌、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影響,中拉貿易額增幅有所下降。實現雙方的戰略對接,發揮比較優勢,聯通中國夢與拉美夢,對雙方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一些西方媒體唱衰中拉合作前景的背景下,習主席的這次重要演講以及他的拉美之行提振了中拉合作深入發展的信心,為中拉命運共同體注入新的內涵,那就是共同面對挑戰,以調結構、促升級拉動中拉合作向縱深發展。”中國社科院拉美所研究員徐世澄說。
分析人士認為,鑄就攜手共進的中拉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向世界發出的強音。中拉關系駛入快車道的事實證明,中拉合作有著較強的穩定性、可持續性和可預期性,中拉關系實現更大發展面臨更好機遇、具備更好基礎、擁有更好條件。
中拉共同搭建平臺,共享發展成果。目前,中國已成為拉美第二大貿易伙伴國,拉美成為僅次于亞洲的中國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中國對拉美直接投資已經超過1500億美元。
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
“中國發展是世界的機遇。”
“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實現共同發展。”
“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是光明的,將為全球經濟增長作出貢獻。”
習近平在演講中就中國的政策主張、經濟態勢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了精辟闡述,用事實說話,以數字證明,展示中國自信,傳遞發展信心。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疲弱。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仍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以其巨大的體量和良好表現發揮著世界經濟穩定器的作用。
習近平說,預計未來5年,中國進口總額將達到8萬億美元,利用外資總額將達到6000億美元,對外投資總額將達到7500億美元,出境旅游將達到7億人次。這將為包括拉美國家在內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
中國人民大學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崔守軍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發展經驗對拉美有很好的借鑒作用。中國和拉美面積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占世界近三分之一,中拉攜手合作,將促進世界經濟繁榮與穩定。
習近平在演講中重申,中國將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踐行正確義利觀,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實現共同發展。
“這不僅是中國對拉美的政策宣示,也是中國面向全世界的外交政策闡述。”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拉美所所長吳洪英說,中國不會稱霸,不會謀求勢力范圍,始終堅持合作共贏,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新華社記者譚晶晶、潘潔、臧曉程)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