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孫久文 唐澤地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貧困問題始終是困擾我們的世界性難題。在消除貧困的長期實踐中,中國的貧困問題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受益于中國過去三十余年整體經濟的發展與飛躍,為緩解整體貧困狀況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經濟基礎。相比過去,中國的整體貧困狀況得到了極大改善與提高,中國扶貧工作也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與贊揚。進入“十三五”規劃新時期以來,隨著中國經濟轉型,改革全面深化,經濟步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未來中國的進一步減貧工作將受到更大壓力和挑戰,如何讓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貧困人口,進一步消除絕對貧困,掃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障礙,是未來中國亟需面對的嚴峻課題。
在此情況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精準扶貧”的戰略目標。2016年7月20日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開發到了攻克堡壘的最后階段”,為2020年實現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發出了動員令。
我國國土面積遼闊,各地區在貧困問題上各有特點,現行模式下,僅僅依靠救濟式扶貧不能徹底改變貧困人口的處境,要處理好經濟開發扶貧與社會救助政策扶貧的關系,明確最低生活保障是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兜底性”制度安排,而扶貧開發則要側重幫助有“造血”功能的貧困人口提高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耙坏肚小钡姆鲐氄卟⒉荒軡M足所有地區的政策需求,需要多角度,多領域探討扶貧模式,因地制宜扶貧,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發揮各地扶貧的“十八般武藝”。在“精準扶貧”實踐中,下面的扶貧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互聯網+扶貧”。 互聯網的應用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精準扶貧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互聯網與大數據的應用一方面為精準識別提供了解決方案,另一方面也是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的有效工具。扶貧工作的動態監管是一個難題,現在可以依據互聯網和大數據實施有效的監管,通過建立扶貧信息大數據庫,實現扶貧信息的全程信息化管理。這個扶貧信息大數據庫不僅僅是對貧困人口的錄入和建檔,還可以進一步對數據背后的有用信息進行提取和分析,及時掌握貧困人口的變化情況,也為進一步了解扶貧工作、開展扶貧研究奠定了基礎。
“電商扶貧”。電商扶貧是“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依托互聯網開展電商扶貧,匯聚扶貧資金,動員公益組織參與扶貧,為貧困地區農戶打開的一條致富之門。隨著農村電商的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鏈的不斷完善,發展電商可以讓農民通過在網上銷售產品來提高收入,帶動諸如農業、手工業、物流、網店服務等相關行業以及餐飲、住宿、旅游等服務業的發展,為村民提供就業機會和創業機會。特別是為偏遠閉塞的貧困村打開進入市場的大門,電商具有顯著的效果。從近年的發展來看,電商扶貧不僅能夠扶貧,更有利于精準扶貧戰略的真正落實。
“綠色生態扶貧”。我國的貧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脆弱,其中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大多生態環境惡劣,自然資源緊張或是人口數量超過了自然環境所能承載的范圍,存在人地關系緊張問題。生態脆弱的貧困地區探索生態脫貧新路子,用生態扶貧帶動精準扶貧,從開發式扶貧轉向保障式扶貧。這些貧困地區在增加農戶經營性收入的同時,通過生態補償、生態保育制度增加農戶轉移性收入,通過區域特色的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實現減貧脫貧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贏”局面。還有些地方雇用農民做森林養護員,由地方財政按月給農民發工資,使農民成為森林的守護者。
“特色產業扶貧”。貧困地區人口外流、進城務工現象較為普遍,主要原因是這些地區經濟落后,產業缺乏,而小規模的農產品收入微薄,以至于一些貧困地區空心化,陷入貧困的繆爾達爾循環累積因果鏈。因而,鼓勵貧困地區引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充分利用好貧困地區的自然稟賦,發展果蔬、中藥材種植加工、畜禽養殖等產業,通過加大實施種養補貼力度,減輕貧困戶的經濟負擔。
“資產收益扶貧”。拓展農村貧困人群的增收渠道,是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途徑。資產收益扶貧是在不改變扶貧資金用途的情況下,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投入設施農業、養殖、光伏、水電、鄉村旅游等項目形成的資產,具備條件的可折股量化給貧困村和貧困戶,尤其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這些資產可由村集體、合作社或其他經營主體統一經營,通過強化監督管理,明確資產運營方對財政資金形成資產的保值增值責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機制,確保資產收益及時回饋持股貧困戶。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其他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托管、牲畜托養和吸收農民土地經營權入股等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
總之,貧困不僅是物質貧困,思想貧困也是貧困的重要因素!胺鲐毾纫鲋尽、“治貧先治愚”, 由單純的“輸血”到既“輸血”又“造血”,是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的重要內涵。真正意義上的脫貧,是讓貧困主體能夠真正進入市場,具有持續不斷從市場獲取財富的能力,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能夠平等分享市場積累的成果,成為市場主體的一部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