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河南網絡媒體采訪團來到了信陽浉河區東雙河鎮,重走當年紅25軍戰斗過的地方。
疾馳東雙河
1934年11月16日,紅25軍從羅山縣何沖出發,飛速向北疾馳,一晝夜行程200余里,在信陽的柳林和東雙河之間的王家店學校南邊約500米處,越過平漢鐵路,凌晨5時左右由此處西征,進入桐柏山區。 在這個緊急時刻,中共鄂豫皖省委立即和地方黨組織中共鄂豫邊區特委接上了關系。
根據特委書記張星江介紹的情況,省委認為:這里離武漢很近離大別山也不遠,且回旋余地小,四周敵人密集難以立足,更談不上發展‘’省委考慮再三,決定繼續北上,向河南西部的伏牛山挺進;為了麻痹敵人,部隊采取聲東擊西的策略,先由徐海東副軍長率223團向棗陽縣城佯攻,形成進攻武漢勢態,以調動敵人。敵人果然中計,集40軍大部、115師、44師和第3、4追剿隊20多個團向棗陽攻來,妄圖在棗陽與紅25軍決戰,殲紅25軍與棗陽。可正當敵人鋒擁而來時,紅25軍已調頭東進,進入到駐馬店西北山區。
為什么是王家店
紅25軍離開何家沖后,為什么選擇了王家店作為行軍目標?因為這里早已經是一塊群眾基礎很好的革命“大本營”。 1920年初冬,革命先烈惲代英和他的“第一把助手”雷紀亭同志,由安徽宣城來東雙河。當時王家店學校的校長萬誠吾,五四運動時與惲代英同志在武昌并肩過戰斗。因為此處地處深山,遠離城市,交通方便,群眾基礎好,惲代英決定把“大本營”設在這里,進行革命活動。由雷紀亭、陳南中及李輔仁、董二生以在王家店教書為名,組建原在武昌的“互助社”傳布革命理論,爭取進步青年參加革命。許多革命先烈都曾在“大本營”受過錘煉。
位于東雙河鎮王家店小學的柳林支部舊址,現僅存大門舊牌樓一處。1925年6、7月間,共產黨員周敘倫在該校發展一批進步師生入黨后,正式建立了中共信陽縣柳林支部,高峻宇任支部書記,隸屬中共信陽地委領導。同年秋,隨著黨組織的迅速發展壯大,柳林支部改建為柳林特別支部。 正是這樣一塊革命“大本營”的存在,才讓紅25軍的長征路上又迎來了一次勝利轉移。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