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改組:“破繭中國”的孵化器)
當下中國處在何種歷史方位上?
很多人喜歡借用毛澤東同志“中國向何處去”的經典一問來比對當下、追尋未來。其實,今日中國的未來定向早已勘定,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這個目標。關于當下中國的歷史方位,我們不妨稱之為“破繭中國”。
“破繭中國”的復雜性要遠遠超過“破繭成蝶”的自然進化。人類的歷史表明,在歷史質變的時刻,一切力量都會窮其能力以圖主導歷史的演進方向。一個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的執政黨,如何在這個歷史性關口擺脫一切落后與局部利益的介入,從而為人民交出歷史“新長征”的合格答卷,考驗著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主動調整中國的治理體系,設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籌歷史關口的改革發展事業,為“破繭中國”注入了強大的孵化力量。
“破繭中國”客觀上需要執政黨強有力的政治統籌,以實現改革舉措的系統集成,為中國質變塑形。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一條漸進發展的道路,也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歷史過程。今天,我們已經有了充分的量的累積,走到了漸進式道路的“收口”階段!笆湛凇彪A段的基本表現就是定型,我們的道路、制度甚至是行為習慣都有趨于定型的內在要求。于其時,中國共產黨就要發揮最大程度的主觀能動性,淘汰落后與陳舊,引領先進與新生,為中國“塑形”。道路收口、制度定型、民族塑形,客觀上要求中國的治理體系前所未有地強化其政治統籌。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治理體制,正是時代發展與中國進程的注腳。
“破繭中國”客觀上需要執政黨肩負強有力的歷史擔當,不僅為中國也為人類探索更好的社會制度提供“中國方案”。在人類的歷史上,一個巨型大國的復興從來都是通過對人類的貢獻來實現的。中國治理注定了其應有的世界歷史意義。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運行32個月以來,圍繞著“改什么、怎么改”這個中國與世界治理的核心問題,召開了27次會議,審議及審議通過了162個文件,為中國發展提供了明確的路線圖、時間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正在集束為完整的“中國方案”,也日益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的啟示與借鑒。
(作者為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