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邀非洲多國元首出席G20杭州峰會 專家認為本次峰會將助力非洲加速工業化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單姍):4日,二十國集團第十一次峰會在杭州拉開帷幕。本次峰會是二十國集團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的一次。峰會還第一次將發展問題置于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并將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力爭將此打造成為G20杭州峰會的“十大成果”之一。分析認為,中方在峰會上設置此項議題并邀請非洲國家代表與會,顯示了中國對非洲國家發展問題的重視。
本次G20杭州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設為重要議題之一,首次推動G20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首次強調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首次大力構建發展中國家深度參與G20峰會的有效機制與參與方式。據悉,除成員國南非外,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乍得、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劃組織主席國塞內加爾與埃及等非洲三國也應邀與會。
對此,塞內加爾總統馬基·薩勒表示,非洲尋求合作而并非援助,希望與其他國家一同努力實現共贏的合作關系,而G20峰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G20匯聚了全球最重要的20個經濟體,G20峰會及相關會議有助于在國際金融治理、國際貿易關系等領域讓世界繼續前行。G20峰會涉及的議題對非洲也至關重要,例如基于科技創新及投資的經濟增長。非洲需要投資,非洲需要合作者,非洲人的新視角是改變外界提供援助的方式,因為援助本身并不能讓一個國家發展,非洲大陸也無法通過援助本身獲得發展。我們需要的合作者,是建立在雙邊共同利益上的。”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年5月明確表示,中國將同各方一道,力爭在G20杭州峰會上打造“十大成果”,其中有一項就與非洲相關,即“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王毅表示,中國將鼓勵G20成員國幫助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加速其工業化進程,通過能力建設、投資增長和基礎設施建設,幫助減少這些國家的貧困并追求可持續發展。
復旦大學金磚國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朱杰進表示,進入21世紀以來,非洲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但發展仍然比較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非洲在全球貿易結構中始終處于低端。據統計,目前仍有超過2/3的非洲國家外貿結構與獨立初期類似,主要依靠一兩種農礦初級產品。為了擺脫這一困境,實現工業化對于非洲來說就顯得格外重要。本次G20峰會提出的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非洲的關切。“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議程的目標九(即建設有復原力的基礎設施、促進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續產業化,并推動創新),結合非洲的《2063年議程》的第一個十年規劃,然后再來看本次G20峰會提出的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基本上三者是吻合的,所以本次峰會提出的倡議,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非洲的關切。”
專家表示,從發展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道路、能源和較熟練的勞動力是一個國家工業化起步階段必備的三大要素。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賀文萍表示,目前非洲的基礎設施仍然比較薄弱,而這正是中國基建行業的發展契機。通過中國和非洲基建等領域的項目合作,當地發展了經濟,解決了就業,中國企業找到了產能出口,中非合作有情有利,可謂雙贏之舉。“非洲發展銀行給出的數字是,(非洲)基建方面的資金缺口每年高達上千億美元,它自己又沒有這樣一個融資能力和技術能力,亟需來自其他國家的幫助。所以我們現在在非洲推出了三大網的建設。所謂的三大網指的是,航空網、鐵路網和公路網。這些在非洲大陸上已經全面展開,很多大型項目都在推進。基建是保證推進產能合作和非洲工業化的一個前提,所以現在在這個基礎上同步推進,兩條腿走路,那么工業化也需要推進。中國面臨產能過剩,非洲需要提升工業化水平,他的很多工業基礎都幾乎是零。我們去年在約翰內斯堡峰會上提出的600億美元的十大合作計劃,其中有100億就是專門用于發展非洲的工業化,推動中非產能合作。”
賀文萍還表示,近年來,中國致力于幫助非洲破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人才不足兩大發展瓶頸,中國在與非洲國家合作過程中,一直堅持平等相待的原則與和平發展的理念,希望將30多年經濟發展的成果分享給其他發展中國家,促進世界更加均衡、包容和可持續發展。“并不是說非洲發展的慢,就永遠發展不起來,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后發成功的經驗,中國自身也采取了后發優勢。正是因為我們通過改革開放的政策實現了飛躍,所以才對非洲國家有更強的吸引力,所以中國經驗受到許多非洲國家的熱捧,想學習如何解決農村像‘離土不離鄉’的行為以及鄉鎮企業的發展等,現在我們也在非洲幫他們建一些經貿合作區和出口加工區,踐行怎樣實現從引進外資到自己學會慢慢地進行工業發展的本土能力的提升。”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