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通州將建海綿城市示范區
昨天,記者從第二屆中國智慧城市國際博覽會上獲悉,通州在進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同時,將用3年時間打造出海綿城市示范區,實現70%的雨水就地消納,讓未來雨季不再“看海”。
在通州展區位置,一個5D城市模型引起參觀者駐足。據北京建筑技術發展公司研發中心經理羅淑湘介紹,通州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區,申報時承諾凈流系數控制率要達到85%。通州現已形成規劃方向,即實現70%的雨水就地消納,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目標。
據悉,試點區域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兩河片區,西南起北運河,東至規劃的春宜路,北至運潮減河,總面積19.36平方公里。
試點區域海綿城市建設任務包括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公園和綠地、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水系整治與生態修復、防洪與排水防澇、管網建設、管控平臺建設等七大類51項建設工程項目。建設的具體措施,主要是依靠透水、蓄水、下挖、排水等來實現。對于低洼區,則會利用生物自身和緩沖帶起到的滯留作用,來提高雨水的凈流速度。
海綿城市規劃正式實施后,要保證其永久性和延續使用性,后續不再輕易進行改造。目前,通州區海綿城市示范區的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后期會根據不同分區進行效果測量。
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將實現試點區域開發建設后水文過程基本與開發建設前保持一致;水環境得到有效改善,水體黑臭基本消除;水安全得到切實保障,防澇標準達到50年一遇,北運河和運潮減河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
>>鏈接
新加坡海綿城市解決缺水內澇雙重問題
在此次智慧城市博覽會上,新加坡一套ABC水源計劃引來廣大咨詢者的關注。
據該展區工作人員郭捷介紹,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島國,淡水資源較貧瘠。除馬來西亞給予供水外,新加坡還要依靠雨水提供淡水資源。利用屋頂綠化的植物根系和土壤顆粒物,就是對雨水的第一道收集工作。
水往低處流,通過高樓植物綠墻形成一道過濾區間,當雨水流到地面時,就完成了第二道收集工作。此時,雨水已接近自然系河水的水質,可進行集中收集。雨水滲入地底后,還能起到補充地下水源的作用,并有助于緩解地層下陷等問題。如此,新加坡既能實現淡水資源的利用,還能防止城市水澇。
目前,新加坡這種雨水回收排水系統適合土地資源密集度較高的一線城市。由于全世界的大城市都寸土寸金,因此更要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通過這種半永久系統來延長城市資源的使用率,至少可維持35年以上的使用率,緩解北京乃至中國一些城市容易存在的缺水及夏季內澇“看海”問題。
[責任編輯:尹賽楠]